费二奶奶也在其中,带着大笸箩,上边盖了棉被。笸箩里是从馒头铺定来的馒头,一个个又大又圆小皮球相仿,还有酱牛肉和咸菜条。等一众挖坟的民夫干累了,拿这些当晌午饭。另有一口大锅,锅里是提前熬好的小米绿豆粥,旁边支着个炭炉,炉子上烧着开水,干活儿的渴了,边上有大海碗,往碗里抓一把茶叶沏上开水,这就能喝茶。费通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把费二奶奶从家里叫来管民夫的伙食,赚点儿小钱不说,主要是还能克扣几斤酱牛肉,够自己回家吃十天半个月的。
费通还真是当巡官的料儿,的确想得周到,上上下下布置得有条不紊,谁来看都得挑大拇指,称赞一声“得体”。一干人等各归各位,严阵以待,如今真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谁是东风?窝囊废?他充其量是一幺鸡,东风说的是韦家后人,主家不来,这坟不能动。到了约定好的时辰,韦家一众人等到了。当家的老爷子不能亲自出面,儿子、孙子里选这么几个精明能干的,穿着西服革履,坐着汽车来到坟地边上。费通赶忙迎上前去,亲手拉开车门,点头哈腰,做足了礼数,引入棚中落座看茶。简单客气了几句,主家一点头,棚子外边马上开始放鞭炮,这边的二踢脚“叮当五六”也点上了,从吕祖堂请来的老道开始作法。常言道“穷不改门,富不迁坟”,说的就是迁坟之事不可随意而为。无奈官厅有令,“韦家大坟”不动不行,胳膊拧不过大腿,反正迟早得迁,还不如给个顺水人情,但是必须得有面子,不能让外人觉得韦家的势力不比从前了。既然要迁坟,那就得按老祖宗的规矩,摆案上香,烧黄裱、洒净水、摇铜铃,祷告先祖动迁原因,迁往何处,祈求老祖宗保佑世代平安。话说老道走完了过场高喊一声:“吉时已到,起坟!”韦家后人虽然穿着西装革履,可这种事还得依着老祖宗的规矩,面冲大坟齐刷刷跪成一排,磕上四个头,得给在场的老百姓瞧瞧,别看祖坟已然无人打理,但我们韦家全是孝子贤孙,礼数绝不能少。磕完头站起来扭身就走,其余的事人家就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