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为何迟到半个时辰?”
李之秋呼出一口酒气,正色道:“本官刚才和吏部的……”
“我对你做的事情不感兴趣,不用向我汇报!”
“有什么话,先把这二十大板领了再说!”
赵歇眉头一皱,瞪了眼薛青。
后者立刻心领神会,从后面粗暴地扯着李知秋的领子,将他拖翻在地。
“哎哟,你……你们这是干嘛!”
李知秋猝不及防之下,跟个破布袋一样被薛青拖到了一旁,可谓是洋相尽出。
这一幕落在下面官吏眼中,难免心惊胆颤。
连主事都不放过,这个新来的郎中令未免太霸道了,难道他不知道李知秋是当朝吏部尚书贾庭雪的人的吗?
那两个礼官也自知事情闹大了,不敢再跳出来说话。
“赵歇,你有什么资格这样对我们?”
“这件事情要是让吏部知道,小心你的乌纱帽!”
李知秋扯了扯衣领子,一脸狼狈扶正帽子。
赵歇不紧不慢站起身来,并没有直接回答李知秋的问题,而是先缓缓扫了一圈院子里的人,他今天就是要杀鸡儆猴。
被赵歇看到的人迅速低下了脑袋,不敢和他对视。
“负责整理记录使团到访信息的官员站出来!”
话音落下,院子里的人骚动起来,走出二十几个官吏。
“上次来咱们汴京的使团叫什么、几个人、给陛下带了什么东西、什么时候来的?”
话音落下,二十几个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赵歇问什么问这么一个问题。
一个身材瘦瘦的小官看了眼赵歇,然后小心翼翼走了出来:“回郎中令的话……”
“上次来靖朝的是渤海王的使团,一共二十四个人,带了赤珊瑚一份、龙眼珍珠三百……”
小官说完静静地立在一旁,跟典册上面记载的分毫不差。
“不错!”赵歇满意点了点头,疑惑道:“今天怎么没按时来?”
“回郎中令,下官刚才在主事家里抄录佛经,适才误了时辰。”
“抄录佛经?”
赵歇皱眉道:“这活儿是主事给你下的命令,还是你自己愿意去的?”
听这么问,那小官脸上露出畏惧神色,看都不敢看李之秋一眼,只能含糊不清道:“是……是下官自愿的!”
“赵大人,你今天刚到主客司,就把大家闹得鸡犬不宁!”
“这事儿要是传道吏部耳中,不怕他们弹劾你吗!”
李知秋眼见没抓到自己把柄,立刻支棱起来,梗着脖子在一旁叫嚣着。
他这么一说,连带着身旁两个迟到的家伙也跟着起劲,纷纷表示要去吏部弹劾赵歇。
“你过来!”赵歇朝躲在人堆里的看门小吏摆了摆手。
后者还想往后面藏,却被羽林卫直接揪了出来。
“大人,有何吩咐?”
小吏一脸讨好的笑容,生怕赵歇对他算那笔早上的账。
“你每天看大门,想必力气应该不小?”赵歇笑眯眯道:“交代你个差事怎么样?”
看门小吏闻言脸色大喜:“大人,您尽管吩咐,肯定办到!”
“还记得我刚才说的吗,迟到两刻十大板,迟到半时辰二十大板!”
“今天一共要打四十大板,这事儿交给你没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