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重返酒吧时,大厅里早已是一派喧腾景象。\5′4^看+书/ ¨无*错-内^容?90年代的内陆小城,港台潮流如潮水般涌入,年轻人的裤脚裁得宽大如喇叭,笔挺西装混搭磨白牛仔裤与锃亮皮鞋,成了最惹眼的装扮。震耳欲聋的重金属摇滚乐撞击着耳膜,取代了靡靡之音,霓虹灯管在天花板上投下斑驳光影,将舞池里扭动的身影切割成流动的色块。没有花哨的钢管舞表演,只有一群年轻躯体随着鼓点肆意摇摆,在乐峰眼中,那股生涩的热情里透着几分笨拙的可爱。
这家小酒吧没有驻唱歌手,角落里打碟的是个留着郑伊健式中分的年轻男人,手指在混音台上灵活跳跃,算是全场唯一的“气氛组”。
乐峰在攒动的人头里寻了半晌,才在角落的大卡座找到众人。除去守在别处的司机保镖,卡座里挤着十余人,却莫名透着几分疏离——何洁他们几个本地同学夹在中间,左边是乐峰的男同学们推杯换盏,对面是李玲她们几个女生低声说笑,另一边的香港朋友则用粤语聊着天,气氛像杯没摇匀的鸡尾酒,层次分明却融不到一块去。
“寿星可算来了!乐帅,就等你呢!”何洁眼尖,一把将他拉到身边。^w\a.n\o¨p+e~n¨.?c-o!m!
乐峰一落座,像滴入清水的墨滴般迅速盘活了全场。摇骰子时的吆喝、拼酒时的起哄、互相打趣的笑闹声此起彼伏,原本凝滞的空气终于流动起来。
这桌人的气质实在扎眼——男生们衣着得体,女生们妆容精致,即便是随意坐着,也透着股与周遭格格不入的从容。要知道,90年代的小县城里帮派林立,这家酒吧便是“沙龙帮”老大的产业,三教九流混杂,混混们的目光很快就黏在了李玲、郭冬芸她们身上,毫不掩饰地来回扫视。
“乐峰,今天这么多人为你庆生,不唱首歌助兴?”郭冬芸托着腮帮笑问。
“没问题。”乐峰笑着看向刘宇龙三人,“哥几个,露一手?”说罢起身示意服务员叫老板。
酒吧的负责人正是那个打碟的中分帅哥,约莫二十五岁,名叫苏明。他早注意到这个卡座了——里面的人个个气度不凡,尤其乐峰一来,瞬间成了核心。他借着昏暗灯光打量着乐峰,操着一口方言说:“唱歌能安排,就是伴奏不一定全。”
“我们不用伴奏,有吉他吗?”
“那倒有。*2′8-看′书?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乐峰带着刘宇龙三人上了台,工作人员很快搬来吉他、电吉他和架子鼓。四人调弦试音的片刻,原本喧闹的大厅竟诡异地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舞台上。
乐峰对着话筒轻笑:“各位,今天是我生日,想唱两首歌。第一首《像风一样自由》,送给我台下的朋友,也送给在座各位。”
前奏响起的瞬间,刘宇龙三人的配合已显专业水准——这大半年的磨合,让他们从业余爱好者蜕变成了颇具默契的乐队。许巍的旋律像股劲风席卷全场,摇滚的不羁里裹着对自由的向往,乐峰的嗓音比半年前更添了几分沙哑的质感,将歌里的洒脱唱得淋漓尽致。
台下的热情瞬间被点燃,叫好声、口哨声此起彼伏,卡座里更是掌声雷动。郭冬芸望着台上发光的乐峰,恍惚想起在深圳酒吧初见他的模样——那时的少年还带着几分怯生,如今站在舞台中央,举手投足已是职业歌手的范儿,嘴角不禁漾起笑意。董梦婷和孙艳几个女生看直了眼,她们听过乐峰清唱,却从未见过乐队加持下的他如此耀眼。何杰等男同学更是目瞪口呆,这哪是他们认识的那个乐峰?
李玲跟着节奏轻晃身体,兴奋地拍手合唱。
三首劲歌过后,乐峰忽然抱起木吉他,指尖流淌出舒缓的旋律,竟是一首民谣《安河桥》。刚从摇滚热浪里挣脱出来的听众,又被这温柔的曲调裹住,席间只剩吉他声与低吟浅唱。
风格迥异的表演让全场过足了瘾。乐峰下台时,特意拉上李玲:“该你了。”
李玲笑着起身,郭冬芸却突然拉住她,递上一副墨镜:“小心被人认出来。“毕竟她是当红歌手,在这种场合暴露身份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李玲戴着墨镜走上台,红色外套在霓虹下格外惹眼,黑色丝袜配长筒靴,窈窕的身材立刻引起一阵骚动。几个混混模样的青年吹着刺耳的口哨,目光放肆地在她身上游移。
音乐响起,她开口唱了首《征服》,嗓音清亮又带着韧劲,唱到高潮时,台下的掌声几乎要掀翻屋顶,有人扯着嗓子喊:“美女,再来一首!”
乐峰瞥见那几个混混不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