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 第72 章 水浒三国

第72 章 水浒三国

吴元年腊月廿一(公元1366年2月),雕花窗棂外寒风呼啸,屋内鎏金暖炉烧得正旺,将朱槿玄色锦袍映得泛着暖光。?看,书.屋·晓·税′王¢ ,毋`错¨内!容*

他斜倚在檀木躺椅上,白玉般的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叩着扶手,沈珍珠的声音潺潺淌来,软糯清甜,带着江南特有的婉转,似三月柳梢的细雨,又若秦淮河上摇橹的小调,首往人的心窝里钻。

朱槿眯起眼,忽觉这声音倒比暖炉更熨帖三分,江南女子果然都如水一样啊,柔而不弱,清而有韵,听着她细细汇报诸事,竟无端生出几分惬意。

沈珍珠握着账本的指尖微微发颤,烛火映得她脸庞绯红。

这短短一周的相处,早己让沈珍珠对眼前这位吴王二公子好奇到了极点。

她看着朱槿慵懒的姿态,思绪却不受控地飘远 —— 那日校场演武,卞元亨徒手搏虎的威名在朱槿面前竟化作了虚心求教的谦卑,朱槿三招两式拆解猛虎扑食的身法,惊得一众将领目瞪口呆;

还有兵仗局里,陶成道捧着新制的火器图纸,对着朱槿行弟子大礼,那些精巧机关与改良火药的法子,从朱槿口中说出时,竟比夫子讲学还要令人着迷;

更不必提施耐庵携《水浒传》手稿登门时,二人彻夜长谈的场景,月光透过窗棂洒在案头,他们时而激昂争辩,时而抚掌大笑,连张士诚昔日帐中最能言善辩的幕僚,在朱槿面前都像是渴求知识的稚童。

此刻的沈珍珠,心中泛起的却不再只是对生意的专注,还有一丝难以言说的情愫。

“工坊新收了五十名刻工,扩建的二十间厂房也己竣工。” 她顿了顿,目光不自觉地落在朱槿慵懒舒展的身姿上,又垂眸翻了翻账册,“应天府,平江、杭州的铺面都己购置妥当,工匠们正在翻新装潢,只是尚未开始营业,所以……” 她声音渐弱,带着一丝忐忑。

朱槿忽然睁开眼,漆黑如墨的眸子似能看穿人心。沈珍珠慌乱地低下头,却听见他轻笑:“珍珠姐紧张什么?万事开头难,只要铺子开起来,不愁赚不到银子。”

朱槿眸光闪过一丝算计,“况且《谕中原檄》还未传遍江北, 往后刊印檄文、策论,字字都得照着新规矩来,全部重新刊印。/x~t,i¨a~n\l*a`i/.`c/o,m·”

不等她回答,朱槿伸手招来一旁的小厮,取来一摞装帧精美的西书五经样本。

指尖划过烫金书页时,他忽然自嘲地勾起唇角:“原本想求我爹亲笔写寄语(金榜题名),可仔细一想,且不说他定会借机敲我一笔军费,单是他早年讨饭的出身,若传出去,难免被腐儒揪住把柄,说‘乞丐笔墨玷污圣贤书’。”

他将样本重重拍在案上,震得烛火摇晃,“倒不如借大哥(朱标)的手,既显皇家气度,又能卖个好价钱。”

说罢,又拿起另一本粗糙简装的样本,“平民版就用最普通的桑皮纸,版式紧凑些,内容一个字不少,价格压到最低,寒门士子买不起笔墨,还能买不起书?如此一来,天下书生都得念咱们的好。”

朱槿漫不经心的语调里藏着野心,沈珍珠却觉得周遭空气都变得滚烫,烫得她眼眶发热。

这一刻,她忽然明白,自己怕是要陷进这深不见底的棋局里,心甘情愿成为朱槿落子无悔的同路人。可绣鞋碾过满地碎金般的烛光时,她又猛然清醒 —— 沈万三之女的身份,注定她只能是商贾人家的女儿,即便倾心相随,也不过是在账房后替他精打细算,在书肆间为他周旋筹谋。

皇家的风云,终究是隔着层薄纱,看得见却触不到。但这又何妨?她暗咬下唇,眸光在暖炉的光影里愈发明亮,能为他守住这遍布天下的书肆生意,能替他管好银钱账目,便是她沈珍珠此生最值得的博弈。

朱槿完全没注意到沈珍珠小女子般的神态,他随手将样本抛回案上,指尖叩着桌面,声音忽然压低:“施公的《水浒传》快完稿了,你安排人悄悄刻印。虽说我删改了不少,但那些啸聚山林的故事,还是不宜摆在明面上。”

见沈珍珠露出疑惑之色,朱槿起身踱步,袍角扫过满地跳跃的烛影,“你看这书中,一百零八将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聚义梁山,杀富济贫、对抗官府。如今我爹虽称吴王,但张士诚、陈友谅还有余孽未灭,北边大元还虎视眈眈,天下未定。若此书公然流传,那些心怀不轨之徒难免效仿,借‘替天行道’之名煽动百姓揭竿而起,到时候,这‘水泊梁山’怕是要在应天城外重现。¨c¨m/s^x′s′.¢n_e*t~”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