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 第 44章 平江

第 44章 平江

因为朱元璋亲自领军,辅以一万精锐人马沿途护送,一路顺遂,未遇分毫波澜。.E,Z!暁¨税\枉/ \哽/歆.罪¢全-原计划十日的行程,仅七日便己抵达平江城外。

此时的平江,早被大军围得水泄不通。作为张士诚盘踞多年的老巢,此城城防固若金汤,设有八门 —— 葑门、阊门、胥门、盘门、娄门、齐门、金门,城外护城河环绕,宛如天然屏障,易守难攻。朱元璋采纳刘基计策,定下 “锁城法”:分派重兵驻守各门,以持久战之态围困城池,逐步瓦解守军斗志。

徐达屯兵葑门,常遇春扎营虎丘,郭兴驻守娄门,华云龙坐镇胥门,汤和屯驻阊门,王弼驻扎盘门,张温守西门,康茂才屯北门,耿秉文屯城东北,仇成、何文辉分别镇守城西北与西门。

葑门地处平江东南,是通往嘉兴、杭州的咽喉要道,也是张士诚突围或获取外援(如方国珍)的关键节点。徐达屯驻此地,恰似扼住平江命脉,既能截断张士诚南逃之路,又可拦截外部援军。

朱槿望着平江葑门城外,徐达部将士正紧张构筑堡垒、挖掘壕沟,工程浩大。他暗自思忖:“真是个大工程啊。不过还好,来的还不算晚。”

徐达的中军大帐内,徐达、常遇春、汤和等一众将领早己齐聚。

见朱元璋与朱槿踏入帐中,众人难掩激动之色。*k^e/n′y¨u`e*d\u/.′c`o!m?正是因朱槿提供的火器与甲胄,他们才得以迅速平定淮东。朱槿麾下的标翊卫千人更是勇猛无匹,每次作战皆冲杀在前,凭借人手一支的火铳与精良甲胄,所向披靡,战功卓著。

将领们纷纷围拢过来,向朱槿嘘寒问暖。常遇春大笑着嚷道:“大侄子,好久不见啊,好想你啊!” 郭兴一把将常遇春挤开,“你滚啊,常十万,你才刚和我大侄子分开不久。大侄子,你郭叔叔我小时候还经常给你糖吃呢!”

朱槿赶忙制止热情的众人,笑道:“你们是想我的火铳吧。这次带来了 2000 把,都能分点。如今火铳制作己步入正轨,往后断然不会短缺。”

朱元璋轻咳一声,目光扫过众人,心中暗自思量:“这个兔崽子,在军中的威望未免太高了些。” 众人闻声,立刻各自归位。

中军大帐内,牛油烛火将朱元璋的身影投在牛皮地图上,随着他的踱步而摇晃不定。

“天德,你说说,这平江城该如何攻破?” 他的手指重重按在城池八门的标记处,目光如炬。

徐达单膝跪地,沉声道:“启禀吴王,张士诚凭借坚城深壕固守,强攻恐损兵折将。末将以为,可用红夷大炮先行破防。\2′8/墈¨书/网* ,追+嶵′薪+彰^截`” 他抬头看向朱元璋,眼神坚定,

“此炮威力巨大,能轰塌城墙,震慑敌军。”

朱元璋摩挲着腰间的鎏金佩剑,沉吟片刻:“你打算如何用炮?”

“末将恳请将二十门红夷大炮分与各营主将。” 徐达起身,走到地图前,用匕首尖点向各处,“就由末将、常遇春、汤和、郭兴等十位大将,每人领两门火炮,今夜子时前完成校准调试。明日卯时三刻,八门同时开炮,定能轰开张士诚的乌龟壳!”

“好!” 朱元璋猛地一拍桌案,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就依你所言!让张士诚知道,什么叫天命所归!”

朱槿突然出列,玄铁护腕撞得甲胄叮当作响:“吴王殿下,末将认为我们动用大军二十万再加上二十门红夷大炮,实在浪费。”

帐内瞬间寂静如坟,徐达握剑的指节泛白,常遇春瞪大铜铃般的眼睛。

朱元璋抚须的动作一顿,黑曜石扳指划过胡须发出沙沙声响:“那么朱千户有何高见?”

朱槿单膝跪地,:“末将认为,可分兵五万!汤将军熟稔海战,若令他率领精锐,携五门红夷大炮南下首取方国珍,待平江破城后再增兵支援。如此两路并进,不出三月,南方可定!”

他伸手蘸取茶盏里的水渍,在案几上画出浙东海岸线,“方国珍虽有水师,但红夷大炮可轰碎他的楼船,五百火铳足以压制滩头防线。”

朱元璋眯起眼睛,烛火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阴影。往日他绝不容分兵冒险,但此刻瞥见帐外排列的红夷大炮 —— 那些黝黑的炮管裹着苎麻,在月光下泛着冷兵器特有的威慑力。

他突然想起朱槿的标翊卫凭借火铳横扫淮东的场景,指甲深深掐进檀木桌案:“好!”

“汤和听令!” 朱元璋猛地起身,龙纹大氅扫落案上地图,“咱封你为征南大将军,给你五万人马、五门红夷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