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问,也好安抚百官之心嘛。”
这番话,看似在打圆场,实则每一句都是在给朱平安定罪,顺便还递上了解决办法,显得自己顾全大局。
龙椅之上,皇帝朱乾曜面沉似水,一言不发。
他那双深邃的眸子,扫过底下众生百态,无人能猜透他的心思。
朱平安站在那里,从始至终,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他静静地听着,像是在看一场与自己无关的闹剧。
首到所有声音都平息下去,他才缓缓地抬起头,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他迈步出列,手上,还拿着一份卷宗。那卷宗的封皮上,用朱砂写着几个大字,在金殿的光线下,仿佛沾染了鲜血。
“诸位大人,说完了吗?”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不等众人反应,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平地惊雷!
“国库亏空至此,边关将士的饷银,北境灾民的救命粮,去了哪里?是不是变成了诸位大人府上的奇珍异宝,变成了你们口中的山珍海味?!”他猛地展开手中的卷宗,声音如同寒冰,“本王这里,就有几笔账,想请几位大人看看,是否眼熟!”
“如今,本王奉父皇之命,查账清弊,你们倒一个个跳出来,口口声声‘动摇国本’!”
朱平安的目光如两道利剑,首刺那几个哭得最凶的老臣。
“本王倒想问问你们,究竟什么是国本!”
他上前一步,气势逼人。
“国本,是万千黎民的民心!是这万里江山的社稷!”
“而不是你们这些朝廷蠹虫的官位和脸面!”
“你们是怕国本动摇,还是怕查到你们自己的头上?!”
这番话,字字诛心!
那几位刚才还义正辞严的老臣,此刻被问得哑口无言,一张张老脸涨成了猪肝色,在朝班中狼狈不堪,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整个金銮殿,死一般的寂静。
谁能想到,一个年仅十八岁的皇子,竟在朝堂之上,以一人之力,压得一群老臣抬不起头!
朱平安的脑海中,闪过贾诩昨夜的提醒。
“殿下,他们一定会用‘大义’来压你,而破解之道,便是用比他们更大的‘大义’,去碾碎他们!”
民生社稷,就是最大的大义!
龙椅之上,皇帝朱乾曜面沉似水,一言不发。但当朱平安说出“民生社稷才是国本”之时,他那搭在龙椅扶手上的手指,几不可察地轻轻敲击了一下。
“此事,容后再议。”
他疲惫地摆了摆手。
“退朝。”
百官躬身行礼,但谁都看得出,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片刻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