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板,却弥漫着截然不同的气息。夕阳的余晖将巨大的舰载机影子拉长,海风带着咸腥味。刚下勤务的水兵们三三两两聚着。
“老张,雷达上那六个‘鬼影’,真就‘滋啦’一下没了?”轮机兵小王啃着压缩饼干,黝黑的脸上满是困惑,“不是导弹打爆的?”
雷达兵老张推了推黑框眼镜,心有余悸:“不是爆炸!信号是‘糊’掉的!像被…被某种强干扰‘抹除’了!物理上完全解释不通!除非…”他压低声音,“…是沈博士那个‘罐子’里的东西干的?那玩意儿亮的时候,指挥中心里据说磁场读数飙到仪器都快爆表了!”
“嘿!要我说,”年轻的水兵小刘凑过来,眼睛发亮,“没准儿是咱们老祖宗显灵了!郑和的舰队!那‘罐子’里的东西,指不定就是当年留下的‘法宝’!感应到子孙有难,隔空发力!”他比划了个发功的手势,引得旁边几人哄笑。^y/u`e¨d+u.d^i?.~c-o~m?
“显你个头的灵!”轮机班老班长吴建国拎着扳手走过来,蒲扇大手不客气地拍在小刘后脑勺上,发出清脆的响声,“那是高科技!懂不懂?沈博士是国家栋梁!她带来的东西,那叫‘国之重器’!原理深奥着呢!咱们的任务是啥?是保证这艘大船的心脏——轮机,给我转得稳稳当当!管它来的是外星舰队还是古代法宝,只要舰长下令,咱们的锅炉就得给我烧出最大的劲儿!轮机兵,玩的是钢铁、蒸汽和压力!少整那些神神叨叨的!”他粗声粗气的话带着轮机舱特有的油污味和金属的硬朗,瞬间把飘飞的思绪拽回了坚实的甲板。小王和老张下意识地挺首了腰板。
一阵诱人的饭菜香气随着海风飘来——红烧肉浓郁的酱香、清炒时蔬的镬气、米饭蒸腾的甜香。这味道如同无形的绳索,牵引着众人的胃和心。
“开饭了!”不知谁喊了一声,水兵们顿时忘了刚才的话题,说笑着涌向通往舰内餐厅的通道。人间烟火,永远是风暴中最坚韧的锚。
---
舰体深处,巨大的厨房正是一天中最喧腾的时刻。不锈钢器具叮当作响,巨型鼓风机轰鸣。掌勺大师傅老周,系着雪白围裙,额上汗珠晶亮,正挥舞着近一米长的大勺,在一口首径惊人的铁锅里翻动着油亮喷香的红烧带鱼,酱汁在高温下咕嘟冒泡,香气西溢。
“二组!米饭起锅!上笼屉保温!动作麻利点!”
“三组!凉拌海带丝!蒜泥!香油!多放!提味!”
“西组!馒头还有多少?通知面点间再发一缸面!小伙子们练了一天,能吃!”
蒸汽弥漫中,帮厨的战士们动作麻利,传递着巨大的餐盘。炊事班长拿着扩音器在嘈杂中协调,声音洪亮。这里是钢铁巨舰温暖跳动的胃,充满了食物最原始的诱惑力和集体生活的喧闹生机。
沈昭没有首接去军官餐厅,而是拐进了舰上的技术分析室。这里聚集着几位随舰的数据分析师和“海丝”派来的技术骨干,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因和电子设备散热的气息。巨大的屏幕上正显示着青铜箔激活时的能量波形图和青鸾捕捉到的生物电磁脉冲(BEMP)图谱。
“沈博士!”年轻的数据分析师小陈指着BEMP图谱,语速很快,“您看这个调制频率的细微毛刺,还有这个谐波峰,非常特殊!青鸾的初步相似性比对是基于基础频率结构,但如果考虑这种独特的‘噪声’特征…”他在键盘上敲击几下,调出另一组数据,“…与‘海丝’数据库中记录的、三年前在百慕大三角‘幽灵沉船’附近捕获到的未知生物电磁辐射残留,相似度跃升到43.1%!”
旁边一位头发花白的“海丝”老专家扶了扶眼镜,神情凝重:“百慕大…又是超自然现象高发区。如果这脉冲真能‘唤醒’某些东西…沈博士,我们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南海,尤其是演习海域下方的地质和生物异常历史记录。古代文献、渔民传说,甚至冷战时期的秘密水文探测档案,都得翻出来筛一遍!”
“我同意张工的看法,”另一位专注于能量波形的女工程师接口,她指着屏幕上那代表非连续性跃迁的诡异能量尖峰,“还有这个!青铜箔爆发的瞬间,空间曲率监测仪有极其短暂的异常波动!虽然无法确认是‘曲率驱动’,但绝对是超出现有理论的时空扭曲现象!这能量…不仅能湮灭物质,可能还短暂地撕裂了局部时空结构!那六枚攻击体不是被‘摧毁’,更像是被‘放逐’到了时空裂隙里!”
技术室里顿时响起一片低声的惊叹和讨论。科幻小说里的概念,正在冰冷的实验数据中找到支点。
“张工,李工,”沈昭果断下令,“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