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中分解成365枚刀片,组成浑天仪结构将青铜门虚影锁住。沈昭趁机扯断项链,链坠里藏的北宋"天圣针灸铜人"微缩模型落入血阵——铜人穴位射出金线,与扇骨阵结合成《黄帝内经》记载的"经络星图"。
"走!"裴砚之拽住她手腕冲向巷口。身后传来青铜崩裂的巨响,虚空中伸出无数青铜锁链,每根锁链都挂着战国时期的"郢爰"金饼,而金饼上的铭文正在重组为甲骨文——
**"商王授首,周室将倾"**
# **第三幕 金石为开(材料实验室)**
## **辰时,清华科技园**
清晨的阳光透过实验室的落地窗洒进来,将精密仪器镀上一层金色。沈昭站在同步辐射装置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枚从考古现场带回的瓷片。瓷片边缘锋利,青白色的釉面下隐约可见细密的纹路,像是某种古老的符号。
"小沈,把样品放到检测区。"老教授陈树声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声音沙哑却透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他白发稀疏,背微驼,却在操作价值数千万的设备时手指稳如磐石。
沈昭点点头,小心翼翼地将瓷片放入样品台。同步辐射装置发出轻微的嗡鸣,高能X射线开始扫描瓷片的微观结构。墙上的显示屏实时更新着数据流,各种元素符号和数值快速滚动。
"奇怪......"陈教授突然皱眉,指着屏幕上跳出的一个峰值,"这瓷片的钇元素含量异常高,而且同位素比例......"
"像掺了三星堆青铜粉?"沈昭突然接话,同时从发髻中抽出那支青铜簪,用簪尖在瓷片上轻轻勾画。簪尖划过釉面,竟显出一条条荧光痕迹,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二十八宿星图。
实验室里瞬间安静下来。陈教授惊得老花镜滑到鼻尖,镜片后的眼睛瞪得溜圆:"你怎么知道我们在研究三星堆青铜器的元素特征?这些数据还没发表......"
沈昭没有立即回答。她的簪尖停在星图北方,那里有一颗特别明亮的点,与瓷片边缘一道几乎不可见的刻痕相连。她的心跳加快了——这绝不是普通的宋代瓷片。
"教授,您看这个。"她指向那道刻痕,"这不是烧制时的裂纹,而是人为刻画的坐标标记。如果以二十八宿为参照......"
话音未落,整栋大楼突然陷入黑暗。所有仪器同时断电,显示屏熄灭,连应急灯都没有亮起。沈昭的眼前一片漆黑,只听见陈教授惊讶的咒骂声和椅子翻倒的闷响。
就在这绝对黑暗中,她手中的瓷片突然发出青绿色的磷光!那光芒如同活物般流动,将星图映照得清晰可见。更惊人的是,磷光在墙上投射出一个模糊的图案——那里挂着本月的《千里江山图》主题挂历,而磷光恰好聚焦在画中某座山峰的位置,形成一组清晰的坐标数字:北纬34°41',东经111°21'。
"洛阳附近......"沈昭喃喃道,迅速用手机拍下这一景象。磷光只持续了不到十秒就逐渐暗淡,但那些数字己经深深刻在她的脑海中。
黑暗中传来金属碰撞的轻响。沈昭警觉地转身,却什么也看不见。就在这时,一道暗红色的光斑从实验室门口扫过——那是军用夜视仪特有的光源!
"别动。"裴砚之低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温热的气息拂过她的耳廓。他不知何时己经站在她身后,一只手轻轻搭在她肩上示意她保持安静。"有人进来了,在样品柜那边。"
沈昭屏住呼吸。借着夜视仪微弱的红光,她看到裴砚之侧脸的轮廓,他正全神贯注地盯着某个方向。顺着他的视线,她勉强辨认出一个黑影正悄无声息地打开样品柜,动作熟练地调换着里面的容器。
备用电源突然启动的嗡鸣打破了寂静。灯光闪烁几下后重新亮起,实验室恢复光明。那黑影显然没料到断电只持续了短短三十秒,慌乱中碰倒了一排试管。
"站住!"裴砚之厉声喝道,同时箭步上前。
黑影转身的瞬间,沈昭清楚地看到他领口闪过一道金属光泽——那是一枚青铜领章,上面雕刻着某种鸟形纹样,与她今早在林大校军装上看到的一模一样!
那人反应极快,在裴砚之即将抓住他的刹那,扬手洒出一把白色粉末。裴砚之侧身闪避,粉末在空中形成一片烟雾。等烟雾散去,黑影己经不见踪影,只留下实验室后门微微晃动着。
"该死!"裴砚之冲到门口,走廊上早己空无一人。他返回实验室,脸色阴沉得可怕,"他拿走了什么?"
陈教授惊魂未定地检查着样品柜:"B-47号样品不见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