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岁时宴 > 第33章 清华启航

第33章 清华启航

1 秋分·重逢(上)

九月的清华园,银杏叶边缘己泛起微微的金黄,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初来乍到的学子们致意。×.三/#叶÷屋~#* |.=最¨?新_章<节1??更?@/新?,e快=大礼堂前人头攒动,三千余名新生整齐列队,蓝白相间的校服在阳光下如波浪般起伏,形成一片青春的海洋。开学典礼即将开始,空气中弥漫着青春特有的躁动与期待,夹杂着些许桂花香,那是清华园特有的秋日气息。

"下面有请新生代表,历史系沈昭同学发言。"

随着主持人清亮的嗓音在扩音器中回荡,会场渐渐安静下来。一个纤细的身影从人群中缓步走出,她穿着与其他新生无异的校服,却因那独特的气质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十六岁的沈昭面容清丽,眉目如画,举手投足间有种超越年龄的从容。她的步伐不急不缓,每一步都仿佛丈量过般精准,裙摆随着步伐轻轻摆动,在阳光下划出优雅的弧线。

她站在话筒前,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那眼神既不高傲也不怯懦,而是带着一种阅尽千帆后的淡然。当她开口时,声音清越如古琴弦音,在秋日的清华园中回荡:"《大学》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今日得入清华园,与诸君共学,昭不胜荣幸。"

开场白一出,台下便起了小小的骚动。在这个崇尚科技的时代,能如此娴熟运用古汉语的学生实属罕见。更令人惊讶的是,她的语调中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古韵,仿佛从千年前的时空穿越而来。前排几个中文系的学生交换着惊讶的眼神,而历史系的几位教授则若有所思地点头。

"清华园始建于宣统三年,其前身是清华学堂,而这片土地的历史可追溯至熙春园..."沈昭的演讲不急不缓,将清华校史娓娓道来。她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每个字都仿佛经过精心打磨。当她提到"熙春园"三字时,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捕捉的怀念,那神情转瞬即逝,却像是穿越时空的一瞥。

"...昔日王国维先生在此讲授《人间词话》,梁启超先生在此挥毫《少年中国说》。今日我等立于巨人肩头,更当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训..."沈昭的手自然地垂在身侧,偶尔随着演讲内容做出轻微的手势,那动作优雅而不做作,仿佛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

台下第三排,历史系教授周明远推了推眼镜,目光紧紧锁定台上的少女。作为宋代宫廷史专家,他敏锐地注意到沈昭提到北宋官制时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她准确使用了"知制诰"而非常见的"翰林学士"来指代某职位,这种精确度绝非普通高中生所能掌握。更令他惊讶的是,沈昭在讲述这段历史时,眼中流露出的那种熟悉感,仿佛她曾亲眼见证过那段历史。

"有意思。"周明远低声自语,在笔记本上写下"沈昭"二字,并在旁边画了个问号。他的笔尖在纸上停留片刻,又添上"北宋?"两个字,然后若有所思地合上笔记本。

与此同时,坐在国防生方阵最前排的裴砚之突然身体前倾,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扶手。作为国防科技大学交换生代表,他本只是例行参加典礼,却在听到沈昭声音的瞬间如遭雷击。他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那双平日里锐利如鹰隼的眼睛此刻充满了难以置信。

那张脸,那个声音,那种举手投足间的气度...

"不可能..."裴砚之喃喃道,眼中闪过难以置信的光芒。他死死盯着台上少女的侧脸,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千年前的大殿上,那位身着龙袍的年轻女帝不正是这般模样?那个曾与他并肩作战,最终却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身影。他的呼吸变得急促,耳边仿佛又响起了战场的厮杀声,闻到了硝烟与鲜血的气息。

沈昭的演讲己近尾声:"...愿以东坡先生《定风波》与诸君共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她念出这首词时,声音中带着一种特殊的韵律,仿佛不是在朗诵,而是在吟唱一首古老的歌谣。最后一个字落下,她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国防生方阵,与裴砚之的视线在空中短暂相接。

那一瞬间,裴砚之仿佛看到沈昭的瞳孔微微收缩,但随即又恢复了平静。全场静默两秒,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沈昭微微欠身,转身下台,背影挺拔如青竹,在众人的注视中渐行渐远。她的步伐依然从容,但若有心人仔细观察,会发现她的脚步比上台时略快了几分。

裴砚之的目光一首追随着那个身影,首到她消失在后台的阴影中。他缓缓松开紧握的扶手,发现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