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岁时宴 > 第7章 龙井、试探与青铜匣

第7章 龙井、试探与青铜匣

第一件,是一个牛皮纸文件袋,封口处盖着红色的、模糊的印章,上面隐约可见“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的字样。袋子鼓鼓囊囊,里面似乎装着厚厚一叠纸张。

第二件,是一卷摊开了一半的图纸。图纸很大,是那种工程制图用的厚磅硫酸纸,上面用精细的墨线绘制着复杂的建筑平面、剖面和标注,图纸一角印着醒目的蓝色徽标和一行大字:“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中心区规划草案(内部讨论稿)”。图纸上还有不少铅笔勾画的痕迹和潦草的批注。

第三件,则是一个比成年男子巴掌略大的长方形木匣。木匣本身己是古物,材质是深褐色的紫檀,木纹细腻如缎,表面覆盖着一层温润厚重的包浆,边缘镶嵌着细密的银丝,勾勒出繁复的夔龙纹饰。匣子没有上锁,但合缝处严丝合缝,透着一股沉甸甸的神秘感。

这三样东西,风格迥异,时代跨度巨大,价值指向更是天差地别,就这样突兀地并列在古朴的红木茶台上,构成一幅极具冲击力的画面。

乔西爷的目光如同探照灯,紧紧锁定沈昭的脸,不放过她一丝一毫的表情变化。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引导和压迫:

“小友,请上眼。说说看,这三样……都是何物?价值几何?可有……说道之处?”

考验,开始了!而且远比沈昭预想的更加复杂、更加首指这个时代的核心脉搏!这不再仅仅是鉴定一件古董的真伪和价值,而是要求她在瞬息之间,看穿这三件物品背后所代表的截然不同的“价值”维度——金融资本、城市未来、以及深埋的历史隐秘!这考验的,不仅是她的眼力,更是她对当下这个光怪陆离、剧烈变革的时代的深刻理解力和洞察力!

沈昭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瞬间扫过茶台上的三样物品。她的脸上依旧没有任何波澜,沉静得如同千年古潭。然而,在那双深不见底的瞳孔深处,却仿佛有星云在高速旋转、碰撞、推演!

她的目光首先落在那牛皮纸文件袋上。那模糊的红色印章,“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如同一个醒目的坐标。结合袋子鼓胀的形状、以及这个时代特有的金融背景——1992年,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她的脑海:**1992年国库券**!

前世虽为帝王,不通现代金融,但这一个月疯狂的汲取,让她对这个时代的金融脉搏有着异乎寻常的敏锐。她知道,在1988年至1993年间,中国曾发行过一批利率极高的“保值国债”,俗称“92式国库券”。这批国库券由于发行方式原始(摊派)、信息闭塞、以及极高的票面利率(三年期年息高达10%以上,且享受保值贴补),在民间形成了巨大的套利空间。无数“黄牛”活跃其中,利用地区差价和信息差进行倒卖,催生了一大批草根富豪,也为中国第一代证券市场的诞生积累了原始的资本和人脉!这牛皮纸袋里鼓鼓囊囊的,极可能就是尚未拆封的、成捆的1992年国库券实物券!

价值?在1992年这个时间点,在那些掌握信息渠道的“黄牛”手中,这袋子的价值绝非其票面金额可比!它是流动的、可以迅速变现的、甚至能撬动更大资本的硬通货!尤其是在这个“姓社姓资”争论尚未完全平息、股票认购证热潮刚刚冷却、金融秩序混沌初开的时刻,它代表着一种野蛮生长、充满灰色暴利的原始资本力量!

沈昭的目光没有过多停留,仿佛那袋子里装的只是寻常纸张。她的视线移向那卷摊开的图纸。“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中心区规划草案(内部讨论稿)”——这几个字,如同惊雷在她心中炸响!

她猛地想起了站在外滩时,眺望对岸那片插满建设标语的广袤土地;想起了父亲藤箱里那份《内部参考》上关于浦东开发开放战略的深层剖析和风险预警;想起了这个暑假她行走在街头,听到人们关于“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调侃与对未来的茫然猜测。-x~i*a-o¨s?h_u·o?h¨u′n*.\c*o!m?

这份图纸,是蓝图!是未来!是点石成金的魔杖!上面那些铅笔勾画的痕迹和潦草的批注,更是无价之宝!它们代表着决策者最原始的意图、规划的优先顺序、甚至可能存在的争议焦点!谁能提前掌握这份图纸的信息,谁就掌握了浦东这片处女地上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财富流向的先机!其价值,岂是金钱可以衡量?它代表的是信息垄断带来的、足以撼动一个城市格局的恐怖权力!

沈昭的指尖在膝盖上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她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最终落在了第三件物品上——那个深褐色紫檀木镶嵌银丝夔龙纹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