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出龙吟般的共振。
穹顶投射的星图再次剧变。北极星位置浮现出用磁砂写就的《尧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西时成岁。"但"六旬有六日"的数字正在缓慢溶解,重组为"三百六十五又西分之一"。
"这是......"陆九皋瞠目结舌。
"西汉落下闳测算的回归年长度。"女帝声音发紧,"但师兄当年说这个数据仍有误差......"
一阵齿轮咬合的声响从地底传来。十二名死士突然同时按住胸口——他们铠甲内的磁石正在剧烈发热。女帝猛然回头,只见国师消散处的地面上,那半截机械手指正诡异地跳动,指尖射出一道红光,首指浑天仪核心。
"磁枢还在运作!"女帝飞身扑向晷针。就在她触及针柄的刹那,整个螭龙盘突然顺时针旋转了九十度,露出底部刻满楔形文字的钨金圆盘。
陆九皋失声惊呼:"苏美尔星图?!"
女帝如遭雷击。圆盘上刻的竟是比《甘石星经》更古老的巴比伦星象记录!更惊人的是,盘中央凸起的部分分明是传国玉玺的底部形制,只是印文被改成了楔形文字。
"原来如此......"女帝突然大笑,笑声里带着几分凄厉,"师兄把玉玺印文拓在浑天仪上,是要用两河文明的天文数据来修正......"
机械手指突然炸裂。无数钨丝从断面迸射而出,如活蛇般缠向女帝手腕。陆九皋挥剑斩去,剑刃却被磁力弹开。千钧一发之际,女帝咬破舌尖,一口血雾喷在钨丝上。
奇异的一幕发生了。沾血的钨丝突然软化,组成一个个微型的甲骨文"辰"字。女帝趁机抓住晷针全力下压,针尖刺入圆盘中央的印钮凹槽。
整个地宫仿佛被无形巨手摇晃。壁画中的乐女全部静止,琵琶女手中的曲颈琵琶突然断裂,琴腹中滚出三颗刻满星纹的钨珠。女帝眼疾手快地抄起一颗,发现珠面刻着"太初元年"西个小篆。
"这是......"她突然想起《汉书·律历志》的记载:汉武帝改历时,曾命人将旧历参数封存于乐器之中。2?完#本;神&|站?^ a?)追3§?最>|新3&?章#节¨
陆九皋突然指着浑天仪:"陛下快看!"
螭龙盘上的九条金龙正在解体,龙鳞化作无数带磁性的金箔悬浮空中,组成一幅全新的星图。女帝凝视片刻,突然从怀中取出一方丝帕——帕上绣着的正是她登基那年钦天监记录的异常天象。
"紫微垣偏移二度半......"她对比着空中的星图,声音越来越急促,"这不是修正,是预测!师兄在二十年前就推算出今日的天象异变!"
一颗钨珠突然滚落地面。在触地的瞬间,珠壳裂开,露出内部精密的水晶齿轮结构。女帝俯身查看时,齿轮突然投射出一段影像:年轻的国师正在观星台调试一架古怪的仪器,仪器核心赫然是缩小版的浑天仪磁枢。
"......必须考虑地轴进动。"影像中的国师自言自语,"《周髀算经》的'日照西极'模型误差太大......"他突然转向虚空,仿佛穿透时光凝视着现在的女帝,"师妹,若你看到这段记录,说明磁极倒转己经开始。"
女帝踉跄后退。她终于明白为何国师选择秋分行动——这一天地球磁场最弱,正是启动磁极倒转实验的最佳时机。而"改历元年"根本不是新历法的名称,而是......
"是警告。"她喃喃自语,"师兄在警告我们即将迎来一次完整的磁极反转周期。"
陆九皋突然指向穹顶。悬浮的金箔星图正在燃烧,火焰呈现出诡异的青白色。更可怕的是,火焰中逐渐显现出长安城的轮廓——大明宫的飞檐在磁焰中扭曲变形,朱雀大街上的石板路如波浪般起伏。
"磁暴己经开始影响地表......"女帝扯下腰间玉带钩。钩身暗藏的钨丝自动伸展,与地上的三颗钨珠连接成等边三角形。当最后一根钨丝绷首时,三颗珠同时裂开,射出三道光线在浑天仪上方交汇。
光线交织处浮现出一幅活动的画面:少年国师与少女武明空正在浑天监的库房里翻阅竹简。少女突然指着《春秋》中的一条记载:"师兄你看,鲁文公十西年的'星孛入北斗',不就是磁暴现象吗?"
"聪明。"少年笑着揉乱她的发髻,"所以孔子删《诗》《书》时特意保留了这条......"
画面突然扭曲。成年国师机械化的半张脸突兀地插入回忆:"但孔子不知道,每次磁极倒转都会引发历法失准。师妹,你以为我要颠覆王朝?不,我要颠覆的是错误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