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湿成深紫,手中捧着的"金玉灰浆"样本正往下滴着金屑。
"杨卿。"女帝突然敲了敲冰鉴,"可知这冰为何能镇住三伏天的暑气?"
杨肃额头抵地:"臣...臣愚钝..."
"因为冰心似镜。"女帝用金簪挑起一块碎冰,冰晶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斑,"就像这'金玉灰浆',掺不得半点虚的。"她突然将冰块掷入灰浆,嗤啦一声白雾腾起,露出浆体里夹杂的劣质石灰。
殿外突然传来清越的少年声音:"陛下,草民有本奏!"只见个布衣学子扒开禁军长戟,高举着开裂的河堤模型冲进来。模型里嵌着的金沙,正与他破旧青衫上补丁的金线交相辉映。
## 寒门策论
"学生江南林氏子,家父是...是被赵汝贞杖毙的河工。"少年颤抖着展开浸过桐油的堤防图,"这是用鱼胶黏合的'龙骨法',比糯米灰浆省六成银钱!"
女帝指尖抚过图纸上密密麻麻的算筹标记,突然轻笑:"《考工记》里的鱼胶配方,需用鲟鱼鳔熬制三日..."
"改成黄鱼鳔加桑皮纸了!"少年激动地指着模型裂缝,"您看这金沙填缝的法子,还是受您金蟾像的启发!"
杨肃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女帝瞥见他袖口露出的翡翠扳指,忽然拍案:"传旨!即日起成立河工学堂,由这..."她顿了顿。
"学生林墨!"
"由林墨任博士,专教'刮骨验金'之法。"女帝说着突然扯下杨肃的扳指,当众捏成粉末撒进灰浆,"众卿都来试试这'金玉其内'的滋味。"
## 市井奇谋
西市茶肆里,说书人老周正唾沫横飞地讲金蟾像显灵的事。角落里突然站起个戴斗笠的女子,腰间悬着的金鱼袋却暴露了官身。
"老丈说差了。"女子掀开斗笠,露出太医署女官白芷的面容,"哪有什么显灵?是陛下命我们往金像眼里灌了朱砂水。"她举起银针在桌面画出河堤剖面图,"水银遇热胀冷缩,才看着像流泪。"
茶客们哗然。卖菱角的王婆突然掏出发黑的账本:"姑娘既是个官,可认得这上面的古怪?"账本边角残留着桑皮纸,墨迹却是罕见的靛蓝色。
"这是海防营特制的防伪墨!"白芷失声叫道。她银针蘸茶在桌面画出分子结构,"遇碱变蓝,遇酸变红..."
"老婆子不识字。"王婆咧嘴露出缺牙的笑,"但记得赵汝贞死前夜,有艘船在芦苇荡卸过这种蓝纸。"
## 众志成城
子时的紫宸殿灯火通明。女帝望着案上摊开的证据:林墨的堤防模型、王婆的账本、白芷绘制的墨料分析图,还有刚从冰窖取出的海防营档案。
"陛下!"新任监察御史杜若气喘吁吁冲进来,"查清了!赵汝贞贪墨的银子,全藏在..."她突然噎住,惊恐地看着女帝颈间浮现的星芒印记。
女帝却笑了:"藏在海防营的冰窖里,是吧?"她掀开《漕运密档》,露出夹层的星象图,"三年前裴卿就发现,贪官最爱用冰窖藏赃——"话未说完,殿外突然传来整齐的踏步声。
三百名寒门学子自发集结在丹墀下,每人手中都捧着盏冰灯。灯光映照着他们连夜赶制的治水方案,在汉白玉地面上投下星河般的光斑。
## 朱砂点睛
大朝会这日,金蟾像前架起了十口大锅。女帝亲自将赵汝贞的翡翠屏风砸碎投入锅中,熔化的玉浆与金沙混合,浇铸成三百枚"照胆镜"。
"今日朕不教你们'清如水'。"女帝将第一面镜子赐予林墨,"要学这金沙,沉得下、凝得住、晒不化。"她突然掀开龙袍下摆——众人这才发现陛下竟穿着与学子们同样的麻布衬裤。
白芷捧着防伪墨配方跪呈御案:"臣请改制墨方,加入雷公墨遇水显形之效。"
"准。"女帝朱笔一挥,突然将笔尖点在王婆额间,"封王氏为五品墨务使,专查各州账册。"老婆子颤巍巍要跪,却被女帝扶住:"老人家,您这双腿跪过太多贪官,该他们跪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