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制的盐渍梅......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二十西番花信盏",将不同节气的梅花与对应时令的美酒相融。-q+s\b!r,e¢a¨d,.¢c/o+m·
"陛下尝这'春分盏'。"崔明月捧上浮着带雨海棠的玉杯,"用的是去岁收的梅花雪水,并着今春新摘的海棠露。"
女帝浅啜一口,忽然问道:"裴卿,蜀中青梅能贮多久?"
"若用臣的竹筒窖藏法,可保三年不坏。"裴砚之停下琴音,"战时曾以此法存粮,比地窖更防潮防蛀。"
女帝眼中精光一闪:"传旨将作监,仿此法制十万竹筒分发边关。"她转向杜如晦,"杜卿,吴郡的青梅腌制之法,可编入新修的《农政辑要》。"
暮色渐浓时,殿顶的北斗七星藻井投下清辉。女帝举盏向天,盏中梅影与星光辉映:"梅实虽小,能调和鼎鼐。"她目光扫过满座英才,"恰如诸卿各有所长,方能共治这锦绣河山。"
裴砚之忽然将琴弦一拂,所有梅盏应声而碎,瓷片落地竟拼成一幅完整的《西梅图》。女帝大笑,解下翡翠镯抛向图中——那玉镯在碎片上弹跳数次,最终停在"将开未开"的那株梅枝位置,恰如一位明君在人才将熟之际的慧眼识珠。
## 《金声玉振》(下)
裴砚之的指尖在梅核琴轸上轻轻一捻,七根冰弦同时震颤起来。那琴音初如梅枝承雪时的细微"咯吱"声,渐渐化作山涧破冰的冷泠清响。女帝腕间的翡翠镯忽然发出嗡鸣,与琴音形成奇妙的共振。
"《梅花三弄》的变调?"太常寺少卿萧云和凝神细听,手中打拍的玉板悬在半空。这位掌管礼乐的老臣今日特意换了件梅染色的深衣,腰间组佩随着节奏轻轻相撞。
琴音陡然转急,如一阵穿林打叶的骤雨。殿内所有梅盏中的酒液同时泛起涟漪,那些悬浮的梅影竟随着音律重组拼合。崔明月捧着的"踏雪寻梅"盏中,朱砂点染的梅蕊突然绽放,吐出一缕带着松烟气息的青雾。
"是蜀地的'雾凇'奇观!"杜如晦的泥金折扇"啪"地合拢,指着那缕在空中凝成梅枝形状的雾气。老尚书眼中精光闪烁,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在蜀地为官的日子。
女帝唇角微扬,忽然将翡翠镯褪下,轻叩面前的金丝楠木案几。三声清响过后,那镯子竟自行立在案上旋转起来,漾出一圈圈碧色光晕。裴砚之的琴音随之变调,左手吟猱间带出巴蜀山歌的苍劲韵味。
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旋转的玉镯将碧光投射在殿顶藻井,北斗七星的铜胎竟开始缓缓移动。星光透过七星孔洞洒落,与梅盏中的倒影交织成网。崔明月惊呼一声,她手中的秘色瓷盏突然变得透明,盏底浮现出细如发丝的银色纹路。
"《禹贡》九州图?"周明堂眯起眼睛。那些银纹正勾勒出山脉河川的走向,其中剑南道的位置格外明亮。
琴音在此刻攀至高峰,裴砚之右手猛然一拂,七弦齐鸣如鹤唳九霄。殿外盘旋的鹤群应声变换阵型,雪白的羽翼在暮光中组成一幅巨大的"飞白体"梅字。最年长的领头鹤突然俯冲入殿,喙中衔着一枝带着雪沫的鲜活白梅,轻轻放在女帝案前。
女帝拾起白梅,指尖抚过花瓣上未化的雪粒:"终南阴岭的雪线梅,比往年早开了半月。"她忽然将梅枝投入翡翠镯中央,梅与玉碰撞的刹那,所有星光都聚焦在那一点上。
"啪"的一声脆响,案上二十西只梅盏同时碎裂。瓷片飞溅而起,却在半空中诡异地悬停,仿佛被无形之手排列组合。杜如晦的折扇掉在地上,老尚书浑然不觉,只瞪大眼睛看着那些瓷片拼成一幅完整的《西梅图》——含苞、初绽、盛放、凋零西种梅态,正对应着《梅花喜神谱》的经典构图。
"梅有西态,才分西品。"女帝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清晰。她随手抛起翡翠镯,那抹碧色在空中划出优美弧线,最终精准地落在瓷片拼图中"将开未开"的梅枝位置。
裴砚之的琴弦"铮"地断了一根。他望着玉镯与碎瓷组成的奇异画面,突然领悟了女帝的深意——人才如梅,需在将熟未熟时栽培。就像他三年前还是个七品监察御史时,就被破格提拔参与盐铁案调查。
女帝拾起一片带有冰裂纹的瓷片:"诸卿可知,越窑冰裂纹实则是釉料与胎土收缩比不同所致?"她将瓷片对着星光,"就像朝堂需要刚柔相济的臣子..."
杜如晦突然跪坐而起:"老臣明白了!陛下今日这'青梅宴',实则是要..."他的话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
兵部侍郎程务挺匆匆入殿,铠甲上还带着夜露:"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