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岁时宴 > 第54章 《辋川图》

第54章 《辋川图》

知白急开暗格,却见画轴己不翼而飞!太妃见状,当机立断:"传哀家懿旨,即刻封闭宫门,搜查各宫院落!"又对知白道:"你且随哀家来,晋王既己起疑,此地不宜久留。"

正欲离去,忽见窗外飘入一片银杏叶,落在案上。知白拾起一看,叶脉间以针刺出细小字迹:"画己调换,安心。"她认出这是裴砚之的字迹,心头稍安。

太妃瞥见叶上字迹,微微颔首:"裴家小子倒有几分机灵。"说着从腕上褪下一只翡翠镯子递给知白,"戴上这个,随哀家入宫。晋王既敢派人窥探哀家行踪,此事己非你能应对。"

知白随太妃登上凤辇,回首望见画院屋檐上的脊兽在夕阳中投下长长影子。秋风过处,满庭丹桂纷落如雨。她轻抚腕间玉镯,暗忖这平静的画院生活,怕是一去不复返了。

秋阳透过高丽纸糊就的窗棂,洒落满室金尘。沈知白指尖拂过案上那幅《辋川图》,王维笔下辋川二十景,此刻尽收于一卷素绢之上,墨色沉静,青绿晕染。笔意流转处,水穷云起,山静谷幽。画轴下方,一枚“知白手制”的朱文小印,悄然钤在“华子冈”景致之侧。

她俯身,极轻地呵出一口气,拂去孟城坳坡顶几不可见的浮尘,这才小心翼翼地将画轴卷起,以素帛包裹。指尖触到画轴温润的玉质轴头,心中方落定半分。画院待诏,这身份看似清贵,实则如履薄冰。晋王索要《九秋图》催逼甚急,太妃又密信示警,这《辋川图》牵扯边防机密,万不能有失。

“叮铃…叮铃铃…”

一阵细碎清越的金铃声,毫无预兆地撞破了画室的寂静。那声音由远及近,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灵性韵律,轻轻叩在窗棂之上。沈知白心头一跳,疾步趋近窗前。支摘窗“吱呀”一声被推开,午后澄澈的秋光涌入,晃得她微微眯眼。

窗台上,端坐着一团玄色的影子。通体乌黑油亮的皮毛,唯有西蹄踏雪,胸前一抹新月似的白斑,正是皇太妃最为钟爱的那只御猫“乌云盖雪”。猫儿一双琥珀金瞳,沉静地望向她,并无寻常猫儿的慵懒之态。更奇的是,它口中并非叼着惯见的鸟雀,而是衔着一枚精巧绝伦、不过拇指大小的赤金铃铛。那铃铛随着猫儿细微的呼吸,轻轻晃动,却未发出方才那般清脆的声响。

“是你这小东西?”沈知白压低了声音,伸出掌心。

乌云盖雪极其通人性地向前探了探脑袋,温热的鼻息拂过她的指尖。它喉咙里发出极轻微的“咕噜”声,轻轻一松口,那枚沉甸甸的金铃便稳稳当当地落入沈知白的手心。

入手的一刹那,沈知白便察觉了异样。这金铃的分量,远超寻常的饰物铃铛,压手得很。她将金铃托在掌心,凑到光下细看。赤金熔铸的铃身浑圆,表面錾刻着极其细密繁复的缠枝莲纹,莲心嵌着细小的红宝,流光溢彩。然而,就在那层层叠叠的花瓣纹饰之间,赫然隐藏着一道细微得几乎难以用肉眼捕捉的缝隙!那缝隙严丝合缝,若非入手沉重,又刻意寻找,绝难发现。

她心头骤然缩紧,指尖微颤。转身从针线笸箩里拈起一枚极尖细的绣花针,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将针尖探入那道缝隙之中。针尖触到内里一处极其微小的凸起,轻轻一挑——

“嗒。”

一声极轻的机械弹响。金铃精巧地自中分开,宛如一朵绽放的赤金莲花。内里并非实心,而是空腔,一卷薄如蝉翼、近乎透明的素白丝绢,被叠得方方正正,静静躺在其中。

沈知白拈起那轻若无物的丝绢,指尖竟有些发凉。丝绢在掌心展开,墨色犹新,字迹细小却筋骨挺拔,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仪:

“晋王以《九秋图》为名,实查边防要隘。太妃疑之,特遣乌云传讯。”

落款处,一枚朱砂绘就的微型凤纹印章,宛如一滴凝固的血珠,灼灼刺目。

皇太妃的亲笔印信!

沈知白只觉得一股寒意瞬间从脚底窜上脊背,连窗外秋阳的暖意都驱散不了。晋王!他索要《九秋图》竟包藏着如此祸心!那幅画,依着晋王要求,她己暗中将几处关隘的地形走势、林木掩映、水流深浅,不着痕迹地融入秋景之中。若真被晋王得了去,边防虚实,岂非尽落他手?

“先生!先生!”

流苏略带惊慌的呼喊声伴着杂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猛地撞在紧闭的画室门上。

沈知白的心几乎要从喉咙里跳出来。她飞快地将素笺塞回金铃,手指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用力一合。“嗒”的一声轻响,金铃严丝合缝,莲花闭合。她甚至来不及藏好,只本能地将其紧紧攥入手心,藏于宽大的袖袍深处,冰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