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李婷和小雯的情绪渐渐稳定。
她们重新审视了眼前的困境,内心的天平,再次向反抗倾斜。
与此同时,王律师得知情况后,也迅速给出了新的建议。
“既然周明远己经开始动用关系施压,说明他很可能己经察觉到我们要通过正规途径举报。”
“学校内部的调查,很容易受到他和他背后势力的干扰。”
王律师的语气锐利而果决:
“我们必须改变策略,双管齐下!”
“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内部的举报途径。”
“现在,我们需要舆论的力量!”
“将我们掌握的部分证据,进行打码处理,保护好你们的隐私,然后通过可靠的媒体渠道匿名曝光!”
“把事情闹大,让社会舆论来关注这件事,给学校和周明远施加压力!”
这个提议让李婷和小雯都有些犹豫。
将自己的伤疤暴露在公众面前,需要更大的勇气。
阿哲(张桀)却觉得这是个绝佳的突破口。
张桀的记忆里,深藏着对网络传播规律和威力的认知。
他立刻表示赞同:
“王律师说得对!网络是现在最快、影响力最大的发声平台!”
“只要操作得当,就能迅速形成燎原之势!”
他主动承担起选择平台和策划发布方式的任务。
凭借张桀对网络生态的熟悉,他精心挑选了几个有公信力且用户活跃度高的社交媒体平台,还有几个以深度调查报道见长的自媒体。
他指导着李婷和小雯,如何将她们的经历和手中的证据,整合成一篇既能清晰陈述事实、又能引发读者共鸣的匿名爆料文章。
文章的标题,他反复斟酌,最终定为——
《知名学府教授被指长期性侵女学生,谁来保护沉默的羔羊?》
文章中,附上了经过严格打码处理的录音片段文字稿、骚扰信息截图,以及几位匿名支持者提供的旁证材料。
每一个字都浸透血泪,每一份证据都指向那个道貌岸然的“名人”教授。
周一的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城市。
这篇凝聚着无数血泪和愤怒的文章,通过数个匿名账号,同时在各大平台发布。
文章一出,网络瞬间爆炸。
“卧槽!这是真的假的?知名学府?周教授?”
“看那些打码的证据,感觉不像假的啊!太恶心了!”
“如果是真的,这教授简首是禽兽不如!”
“支持曝光!希望学校严查!不能让这种人渣继续祸害学生了!”
“顶上去!让更多人看到!”
网络上,转发、评论、点赞,疯了一样涌来。
短短几个小时内,文章的阅读量和讨论度就冲上了热搜。
各种猜测、分析、愤怒的声讨,淹没了相关的评论区。
学校的官方账号和周明远本人的社交媒体下面,也涌入了大量质问的网友。
学校和周明远瞬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舆论压力。
校方一开始还试图冷处理,但汹涌的舆论让他们根本无法再装聋作哑。
当天下午,学校官方网站发布了一则简短声明,表示己关注到网络上的相关信息,高度重视,将立即成立专项调查组进行彻查,绝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