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好用作坦克装配的主厂房。
十几名工程员带队测量轨道标高,开始对原本的起吊轨道进行加固与延伸。
几台履带式吊装机在车间地面上来回穿梭,焊花西溅,钢梁重新拼装,起吊机上升轨也由五吨级升级为三十吨级双吊钩结构,适配后续坦克车体与炮塔对接。
墙体东侧,原本的火炮调试区域正在改建为热处理中心,准备安装专供坦克铸件退火与正火的大型电阻炉,炉膛尺寸加长加宽,能够一次性处理整套车体主梁。
厂房西侧则预留出一条超过六十米的履带组装与发动机试运台道,重油管线、电控柜、试车平台同步埋设,配套的机油加注与动力测试模块也陆续运抵现场。
整个车间内外如火如荼。
各单位默契配合,机床制造小组先期加工导轨与立柱基座,热处理科开始预制热段砖块,电力科调配负荷准备专线供电。
林壹的工程总图仿佛一套严密展开的作战计划,每一环都清晰紧凑,没有冗余。
如此过了一个多月。
坦克生产车间顺利落成,期间林壹去指导了十几次,每次长达数个小时。
不过大体上,还是他们独立完成的。
林壹顺道还去视察了一下飞机生产车间的建造情况,总体比坦克车间慢了两三倍。
估计还需要至少两个月才能完工。
林壹来到坦克生产车间。
刚踏入其中,一股沉重、凝实的金属气息扑面而来。
整座厂房南北贯通,跨度达百米,高耸的钢梁结构在头顶交错成纵横网格,银灰色的吊轨沿屋脊延伸至厂房尽头,吊钩悬挂静止,仿佛一头头蛰伏的巨兽等待命令。
车间地面采用厚重钢筋混凝土浇筑,表层经过打磨与防震处理,平整而坚实,能承受上百吨重物的连续移动。
地面划分出若干工作区块,用红白色警戒线标明:装甲焊接区、炮塔装配区、底盘试装区、传动系统测试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