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远古人皇纪 > 第196章 阻兽

第196章 阻兽

落里能拿木耒挖土的精壮,大部分要时刻准备战斗,防备穴熊。剩下的妇孺老弱,要负责耕种、采集、制陶、饲养月牙…时间紧迫,穴熊随时可能发动总攻!

“再难,也要干!”岩山斩钉截铁,巨大的决心感染了所有人,“这是守护我们命根子的墙!疤脸!”

“在!”

“警戒人手压缩到最低限度!其余所有战士,拿起木耒!轮班投入挖沟!草叶!”

“在!”

“组织所有妇孺!采集藤条荆棘!削制尖木桩!烧制陶管(用于引水)!石花负责后勤,保证食物饮水供应!执火者大人!”岩山转向秦霄,深深一礼,“请您坐镇指挥,指点方位、尺寸!”

一场与时间赛跑、向大地索取屏障的史诗级工程,在秦霄的精确规划和部落的破釜沉舟下,轰然启动!

**定线放样(秦霄指挥):** 秦霄亲自拄着木棍,在草叶和几名机灵少年的搀扶下,沿着西面缓坡与荒地的交界线反复勘察。他用削尖的木棍在地上划出清晰的沟线走向,在关键节点(如转弯处、低洼引水处、预设吊桥门位置)堆起醒目的石堆标记。他尤其强调沟线要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就…地…形…曲…折…省…力…增…效…”),避开坚硬的基岩,选择相对松软的土层区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深沟主体(洫):** 这是最吃人力的部分。岩山将战士和最强壮的妇孺分成三队,每队负责一段沟线,轮番上阵。木耒的双齿在挖土上展现出惊人的效率!战士们喊着号子,脚踏横木,木耒深深楔入泥土,大块的土方被撬起、甩到沟壑内侧(用于日后填筑田埂或加固工事)。沟深严格按照秦霄要求,务必达到“深过野猪肩高”的标准(约一米二以上)。沟壁尽量垂直下挖,并用石拍(临时制作的木板绑石块)拍打加固,防止坍塌。挖出的土方在沟内侧堆成矮墙(“…内…垒…土…为…墙…助…防…”)。

* **引水工程(沟):** 由疤脸带领一队心思细腻、擅长陶器制作的人负责。他们沿着秦霄规划的引水路线(从下游小溪到深沟低洼区),先挖掘一条浅浅的导流土沟。同时,窑场日夜赶工,烧制粗陶管(不求精美,只求中空、能连接)。陶管被埋入土沟底部,连接处用黏土和树汁胶密封。在溪流处,用石块和原木构筑简易的**分水坝**和**入水口闸门**(用活动木板控制水量),确保水流能稳定引入陶管,汇入深沟的蓄水区。蓄水区被特意加深拓宽,形成小水塘(“…池…蓄…水…增…威…”)。

* **尖桩刺障(障):** 草叶带领妇孺和老人们负责。她们在密林中搜寻最坚硬的木材(如黄杨、枣木、栎木),用石斧砍伐、石刀削尖,制作长短不一的尖木桩。一部分用于斜插在无水沟段的沟底(“…底…刺…斜…向…外…入…肉…”),另一部分则削得更短更密集,埋设在深沟外侧的伪装浅坑中。同时,大量采集带刺的荆棘枝条(酸枣、野蔷薇、皂角刺),用藤条捆扎成束,备用。

在深沟无水区段,由战士将削好的长尖木桩,以45度角斜向(尖头朝向外侧)深深砸入沟底土层,形成密集的死亡丛林。木桩间隙仅容小兽通过,大型野兽踏入必被刺穿脚掌或腹部!

在深沟内侧沟沿,将捆扎好的荆棘刺束紧密地栽种或用藤条绑缚在打入地下的木桩上,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布满尖刺的活体屏障(“…刺…篱…生…长…日…固…”)。人畜皆难以攀爬穿越。

在深沟外侧数十步的缓坡上,挖掘大量浅坑(深约半米),坑底撒上尖锐碎石或埋入短尖桩,坑口用树枝、草皮精心伪装。这些陷阱主要起预警、迟滞和引导兽群走向的作用。

在预留的两处“门”的位置(一主一次),用粗壮的原木搭建起简易的哨塔(石基木架)。沉重的“吊桥”由数根并排的原木组成,原木朝外一面钉满了削尖的木刺!吊桥两端系着浸过油脂的坚韧藤索,绕过哨塔顶端的木滑轮,由塔内守卫控制升降(“…哨…塔…悬…索…控…升…降…”)。平时吊桥高悬,沟壑天堑;通行时放下,成为通道。

工程浩大,进展却出乎意料地迅速!在生死存亡的压力下,在执火者精确到“挖多深”、“沟多宽”、“桩斜几度”的指引下,整个部落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木耒翻飞的泥土,陶窑升腾的烟火,荆棘刺篱的栽种,哨塔原木的架设…沟壑西侧,一道融合了泥土、水流、尖木与荆棘的死亡防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

十几天后,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