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大秦:我的技能有点离谱 > 第237章 雪中送炭

第237章 雪中送炭

祁农点头同意。′看+书`屋¢暁?税¢蛧^ ^免·废*阅-独*

饭后,三人被召入宫中。

子楚高度评价了他们的作为,称这是一场精彩的胜利。国家急需资金备战,而他们三人联手为国库注入了巨额财富,堪称雪中送炭。

子楚喜形于色。

然而,此前已提及,这件事有些难以启齿。尽管八大布商可视为反派,但吴巨三人在这场商战中将“坑蒙拐骗”发挥得淋漓尽致。

作为官府代表的祁农和甘罗不愿与这些词汇挂钩,以免影响形象。

吴巨自视甚高,认为这口黑锅还是不背为妙,不愿损害自己在咸阳少女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于是,子楚口头表扬三人,记录功劳,待日后有机会再一同嘉奖。

几天后,官府发布了一系列稳定市场、补贴商户的政策。

秦国布匹市场快速恢复,步入稳定阶段,价格趋于正常,短期内不会再有八大布商那种贪婪且恶劣的垄断巨头出现。

不久之后,大战中凭借一人之力对抗八大布行却悄然关闭的苏氏布行隐于幕后,功成身退。

至此,这场纷争彻底落下帷幕。

吴巨一边与八大布商较量,一边仍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大秦报社。首期报纸虽不必尽善尽美,但也需有个模样。由于首期报纸准备时间充裕,但如果按照计划实现一周一期的目标,后续时间将极为紧迫,难以反复调整。因此,各环节的准备工作,特别是人员培训,必须在此时完成。

经过六天努力,各地记者终于将信息汇总至咸阳总报社。原本无需花费这么多时间,但吴巨亲自带领审查团队逐一审核,发现不少有趣且适合发表的内容表述模糊不清。他要求记者追求真实准确,不可敷衍了事,于是安排部分人员重新加工稿件。

在此期间,吴巨并未空等,而是坐镇编辑部,召集所有编辑,包括温庭云和庄灀,开设“吴巨小课堂”。每天早晚两节课,传授新闻写作技巧。

“新闻体!”吴巨在黑板上潇洒写下这几个大字,擦掉粉笔灰后对编辑们说道,“这是新闻文体的简称,特点是力求简练扼要。”

他指出,新闻无需诗词般的华美辞藻或歌赋的韵律节奏,而应尽量清晰明了。

编辑们认真点头记录。

“除此之外,新闻还有三大特点:真实性、时效性和客观性。希望大家铭记于心,从大秦报创刊起,你们发布的所有新闻都将成为后世重要的历史资料。”

随后讲解新闻体结构,主要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等五部分。

理论讲解结束后,吴巨带领大家进行实践操作,强调实践出真知。

他收集了近期咸阳发生的多起重要事件:治粟内史府新设平准部、《封神演义》发布、苏氏布行开业打压布价、八旬老人街头被抢、宋家一夜之间灭门等。这些事件都需要详细报道。

编辑们按照要求完成初稿后,由吴巨负责审核。

"这篇不行,虽然文字简练,但叙述不清。事件起因完全没有提及,你上课时学到的新闻六要素还记得吗?"

"时间、地点、人物,还有起因、经过和结果?"

"对,重写吧。"

"你这是把写诗的习惯带到新闻里了,要删掉多余的部分。"

"你的标题不好,'八旬老人被当街抢劫'缺乏吸引力,我帮你改一下……"

"'八旬老人当街,竟被三个年轻人做出这种事',社长,这标题总觉得有点怪。墈书屋暁说旺 已发布最薪璋结"

"你觉得吸引人吗?"

"嗯,是有点。"

"这就对了,既要简洁明了,又要吸引人,才能激发读者兴趣。"

原本以为吴巨会让大家反复修改多次,没想到几次后就通过了,编辑们感到十分意外。

"你们过关了,我已经没什么可教你们的了。"

"再指点一下吧!"

"别拉着我,我真的没什么好教的了。"

他说的是实话。他自己也只是个半吊子,不过见多识广,能教到这种程度已属不易。更高深的知识他也不懂。

今后的新闻学发展还得靠他们自己摸索前行。

信息整理完毕后,编辑从中挑选有价值的素材撰写稿件。稿件完成后再次审阅,在十六个版面逐步排版,最终形成完整的报纸内容。

吴巨把报纸送进宫里给子楚看,并提醒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