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量民夫,连同这些雕刻工匠一起带走,严加监管,对外声称要在上林苑修缮离宫,如此一来,他们便被滞留在上林苑无法回家,岂不是能瞒天过海?”子楚露出了一丝老谋深算的笑容。
吴巨点头表示赞同,此举主要是为了迷惑他人,防范的是那些可能存在的奸细,以免引起他们对子楚和吴巨招募工匠行为的注意。
“我看可行,只是……这样会不会太假了?若真有人去上林苑查探,发现根本没人怎么办?”吴巨有些担忧地问。
子楚没有多言,直接从奏章中抽出一张纸扔在桌上,摊开双手说道:“上林苑确实有宫殿需要修缮。”
吴巨震惊不已。
此计虚实相间,果然高明!
“依臣之见,可行无误。”吴巨说道。
“好,就这么定了。”
“对了,还有一件事吩咐你。”
子楚在桌上翻找一番,拿出一份已写好的公文,“既然你能搞印刷,那就帮我印制出来,颁布天下吧。”
“臣目前只能用雕版,活字还需时日。”吴巨接过公文,提醒道。
就在今早,他还用新铸的铜模浇筑了一个“吴”字,初步看来颇为成功。
“寡人知晓,这封公文字数不多,甚至比你的文章还少。”子楚说道。
吴巨展开公文,发现内容大致相同,都是宣布疫情结束、表彰医者、制定后续措施,同时提到因疫情结束,将实施大规模救济政策,并酌情赦免部分囚犯,但并未达到大赦的程度。
由于子楚的文章简练,采用的是正统古文风格,而吴巨的文章仍带有白话痕迹,因此尽管子楚所述内容更多,但字数反而更少。
“无妨。”吴巨毫不犹豫地答应,“您是要字体工整一些,还是完全按照您的笔迹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有何不同?”
“工整些的话,让工匠自行发挥即可;若完全还原,则需您先在铅块上抄写一遍,工匠再依照您的笔迹雕刻。”
子楚欣然道:“那就按原样复制一份,我正好也想看看。”
君臣随即离开王宫,前往吴府。
依吴巨指示,子楚在已浇铸的铅板上用红笔书写公文。
吴巨找来昨日的老工匠,再次刻制一遍。
深知此活需细致,子楚并未催促,待老工匠开始雕刻后,他便离去。
次日清晨,铅板制作完成。
吴巨告知子楚后,他兴致盎然地随同来到吴府。
步入印刷机房,浓郁墨香扑鼻而来。
在子楚注视下,吴巨所写铅板被卸下,子楚所写铅板装上。
随后轻蘸、轻压。
片刻间,一份公文便完成。
子楚接过印好的公文,仔细端详每个字。
“速度真快!”
他目光炙热,压一张只需一秒,一分钟可产数十张,一刻钟数百张,效率令人惊叹。
他又拿出对照版,满意地点点头:“很好,除了缺少手写纹理,其余都无问题!”
“无纹理反是好事,否则容易以假乱真。”吴巨道。
“有道理!”
子楚放下两份公文,正色说道:“吴巨,造纸与创制印刷术有功,寡人赏你万金!择机再加封赏,提升你的爵位!”
“多谢大王!”吴巨拱手谢恩。
子楚喜不自禁,赏赐工匠们财物,命侍从带上刚印好的上千张公文,派信使送往各地。
第322章 玻璃窗
“有这样的技艺,何愁国力不盛!”子楚感慨万千。
二人此刻坐于府中凉亭的躺椅上。
“如今一本图书售价几十乃至上百贯,普通百姓难以承受,有人甚至把书当作传家宝珍藏。有了这印刷术,这种困境将得到改善。”子楚充满信心地说。
民间日益兴盛,朝堂之上贤才辈出,顽固守旧的贵族与世家逐渐失去影响力,寒门学子崭露头角,这让子楚心中倍感畅快。
不仅如此!
吴巨曾言,打破知识垄断仅是开端。科举制、义务教育等更值得期待。
“这只是普及教育的第一步。”吴巨说道。
“普及教育?”
“消除文盲。”吴巨解释道,“我希望能让百姓丰衣足食,人人都能读书识字。”
子楚点头表示赞同,随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