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机。
青石茶庄内,富商们正品茗闲谈。
“这一回,猪肉定会摆脱廉价肉的标签。”
“那是自然!你知道吗?东坡肉菜谱发布后,去结海楼点这道菜的人不仅没减少,反而比平时增加了三倍,由此可见,若无腥臊味,大众对猪肉还是相当认可的。”
众人对此话题饶有兴趣,但也有不少人为错失良机而捶胸顿足:
“我已经打听了,这事由吴巨发起,据说是他研发了这项技术并与官府合作,在城外吴家庄建起了养殖场,还在大规模收购猪和猪崽,显然他已经占据了这门生意的主导地位,又错过了一次机会。”
“错过什么!这和秦盐之事毫无关系,这次官府与吴巨显然是要大家一起参与,共同推动家猪养殖的发展!”
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商人翻了个白眼,他向来以敏锐的商业眼光着称:“我可没兴趣和你们闲聊,趁消息还没扩散,我要赶紧去买猪崽,否则等所有人都知道了,连买的机会都没了。”
说完,老商人起身离开,准备投入大量资金购买猪崽。
“没错!”受老商人启发,众人恍然大悟。谁说不能养猪?官府并未禁止啊!
想到养猪可能带来的巨大利润,商人们个个心动不已。
于是,他们放下茶杯,各自回家筹钱,开始四处收购猪崽。
咸阳买不到?
那就去关中找。
关中也找不到?
那就整个秦国甚至更远的地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原本无人关注的猪,突然成了抢手货。
第二 ** 章 处理
关于猪肉的消息在咸阳城乃至整个关中引起了轰动。
官府的公告一出,立刻有人带着自家的猪前往城外的东厂处理。
东厂门口,一个农民拉着小车,车上载着一头刚满月的小猪,跟随公告来到此地。
他叫杨德正,和儿子一起来的。
父子俩走在繁华整洁的街道上,看着两旁的高楼和工厂的招牌,觉得一切都新鲜无比。
“爹,这儿真不错。”儿子边走边说。
杨德正沉默不语,也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
他们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对什么都感到新奇。
这片土地上,建筑从未停止,每天都有新楼或公共设施涌现。
吴巨为村庄规划了排水系统,增设了许多便利设施,甚至比咸阳城还完善。
“到了爹。”儿子提醒道。
父子二人抬头望去,只见前方大屋门楣上的牌匾写着“大秦家猪饲养与处理中心”。
“没错,就是这儿。”杨德正虽不识字,但凭形状辨认出和公文上的字体一致。
把运猪车停在门外后,杨德正径直走进去。大厅明亮宽敞,他稍作思索,走向一名接待员:“请问这里是做屠宰工作的吗?”
“是的。”接待员点头回应,“您是要来处理猪吗?”
“嗯。”杨德正也点点头。
“先看看这张单子,同意的话就签字。”接待员递过文件。
杨德正接过来,瞄了一眼上面的小字,清了清嗓子,尴尬地笑着:“抱歉,我不识字,能麻烦您念一下上面写了什么吗?”
“可以。”接待员接过单子。这个时代文盲现象普遍,接待员对此早有训练。
他拿起单子读道:“第一,此项业务涉及猪只处理,需知:经此程序后,猪将失去繁殖能力。”
杨德正点头表示理解。
“第二,该技术相当成熟,在无意外情况下,成功率与存活率可达高水平,但我们郑重承诺,若在处理期间或之后七日内,因操作导致感染问题,可上报,我们会提供治疗。”
“第三……”
杨德正听完了全部五条说明。
“有问题吗?”接待员询问。
“没有。”杨德正答道。
“好的,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最近国家颁布的食品安全法及标准,你了解吧?”
“知道。”
杨德正点头,据说这是由吴卿推动的,如今像油盐酱醋等不少商品都设定了标准,销售不符合规定食品的商家受到惩处,情节严重者甚至入狱,真是大快人心。
“依据食品安全法,所有生猪都需登记备案。经处理后若要出售,必须由官方机构检验,我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