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大秦:我的技能有点离谱 > 第97章 另寻出路

第97章 另寻出路

为这样的事情完全合理。三川郡归秦不过一年,还是失而复得,若不采取强硬措施,隐患无穷。

子楚也曾考虑在三川郡施行仁政安抚百姓,但至少要等局势更稳定些。看书屋晓税网 冕废跃渎一味强调仁义道德,那便是软弱无能。

“吴巨,你怎么看?”子楚转向吴巨。

此刻吴巨正在沉思。

现在的李斯毕竟还年轻,与记忆中的秦相大不相同。他虽然有野心,但也充满抱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他的心机和城府远不及十几年后的秦相那样深沉。

李斯在子楚面前阐述理念时,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与历史上的他截然不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子楚话音刚落,吴巨回过神来,微微一笑:“李斯所言甚是有理,荀子及其学派在秦国大有可为。”

“不错!”子楚点头赞同。

子楚随即问道:“李斯,寡人问你,你是否愿意在秦国为官?”

李斯大喜,这意味着他得到了子楚的认可。

“求之不得!”李斯行礼致谢。

“很好!”子楚点头,“你想在何处施展抱负?”

“全凭大王安排!”李斯回答。

接着,子楚转向吴巨,希望听听他的意见。

对此,吴巨早有考量:“荀子是儒家泰斗,他对‘法’的理解甚至超过许多真正的法家学者。他带来的两位 ** 同样深谙法理,颇具造诣,我认为他们可以加入廷尉麾下。”

韩非和李斯均出自儒门,承袭荀子学说,是当时法家中成就卓着的人物。

安排李斯到廷尉手下,正是吴巨的战略布局。

当初,吴巨领悟到百家学派可兴可衰的道理,因此他认为统一七国不仅是秦国的目标,也是他无法回避的历史使命。

虽然完全消灭百家学派超出了吴巨的能力范围,即便后来的秦始皇焚书坑儒也未能彻底实现,最终由董仲舒的“独尊儒术”终结了百家争鸣的时代。

吴巨选择了一种折中的方式——“七去其六”。

灭掉六国后,天下统一,他只需保留秦国的法家与兵家即可。

李斯便是吴巨布局秦国的关键棋子。

目前,李斯的作用尚不明显,他的根基还需时间巩固。但吴巨会给予他足够的时间成长,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听完吴巨的建议,子楚点头表示同意,他也认同这一安排。

廷尉是九卿之一,掌管刑罚。廷尉司作为专门机构,主要负责修订法律、管理诏狱,同时管辖全国的监狱。遇到重大疑难案件时,不仅京畿地区会将其交由廷尉司处理,其他地区也会派官员协助调查。

廷尉司的高层由六人组成,除了廷尉外,还有廷尉正(相当于副职)以及左监和右监,均为廷尉下属。此外,奏谳掾和奏曹掾虽级别稍低于左、右监,但也直接向廷尉汇报工作。

近日,廷尉司的奏谳掾因病去世,职位空缺。廷尉询问李斯是否愿意接任。

李斯迅速权衡利弊。他深知奏谳掾的职责在于审理复杂案件,涉及朝廷重臣及重罪犯人,这一安排显然经过深思熟虑。尽管儒家大师荀子的 ** 出任此职位稍显不妥,但从实际来看,此岗位地位颇高。

经过一番思考,李斯决定接受任命。“若大王信任,我愿担此重任。”说完,他行礼致意。

“很好!”子楚激动地站起身,大笑一声,随即说道:

“从今日起,你便是秦国的奏谳掾,官秩六百石,另赐咸阳宅邸一座,三百金,并封为公大夫,年俸三百五十石。”

李斯起身拜谢:“臣李斯,叩谢大王恩典!”

此刻,他的内心激动不已。来秦国之前,他已将未来规划演练多次,每一个步骤都设想得详尽无遗。然而实地接触后才发现,一切都因吴巨被打乱,甚至混乱到不可理喻的地步。但不管怎样,他终达成心愿。

子楚快步下阶,扶起李斯:“你我从此君臣相称。寡人对你寄予厚望,但丑话说在前头,我绝容不下尸位素餐之人。若无所作为,此位亦不可久留!”

李斯正色道:“臣必不负大王期望,定当竭诚尽智,辅佐大王!”

“有你这句话,寡人心安了。”子楚微笑。

李斯转向吴巨拱手行礼:“多谢吴卿举荐,此恩终生铭记。日后愿效犬马之劳!”

这番话发自肺腑。尽管局势复杂,但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