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大秦:我的技能有点离谱 > 第87章 进入酒肆

第87章 进入酒肆

题!

众人顺着他的目光看向孔臻方才站立的位置,却发现那里早已空无一人。

孔臻、冉悟、湘夫人已经离开无拘酒肆。

无拘酒肆外。

三人迈步走出门槛。

冉悟疑惑地问:“孔大哥,那下半句究竟该如何应对?”

孔臻思索良久,摇了摇头:

“我不知道。”

“什么?”冉悟惊讶。

孔臻长叹一声。

其实,当他意识到题目玄机时,自己也不禁愣住了。

“‘烟锁池塘柳’,要对出它的下半句,至少需满足三个条件:音律、偏旁和意境都要契合。”

“音律是最简单的部分,但另外两个……”

孔臻叹息道:“越往后推敲,就越发现意境契合的无法凑齐五行,而五行齐全的又与意境不符。”

“这一题,恐怕根本无解!”

孔臻停顿了一下,没有说得太过绝对:“也许是我见识浅薄,真的解不出这道题。”

冉悟有些诧异,他和孔臻自幼相识,深知孔大哥从不服输,今日却坦言不如人。

然而事实确是如此。

自孔臻踏入咸阳、进入无拘酒肆的短短时间内,他对吴巨的认知一次次被颠覆。

如今,他心中对吴巨的感受就像身处山巅迷雾之中,而吴巨高踞峰顶,他虽想拨开云雾看清对方,却始终无法接近。

三人陷入深思。

……

城外庄园。

吴巨与章邯正在观摩魁首亲卫的训练。

章邯与吴巨闲谈间提到了对联题目的话题。

"吴兄,那副对联真的没有 ** 的方法吗?" 章邯问道。

作为吴巨身边亲近之人,章邯自然是最先知晓此题奥秘的人之一。

"确实如此。" 吴巨坦率地承认。

若是孔臻在此,定会因吴巨的直截了当感到震惊,吴巨在他心中聪慧的形象或许也会因此动摇。

"我设此题意在筛选狂妄之人,若有谁解得出来,那我的题岂非毫无价值。" 吴巨笑着说。

他深知"烟锁池塘柳"被称为千古第一联的难度,也清楚此题无解。

数百年无人解开,更别提短短几日。

而且咸阳城那些文人雅士似乎仍未察觉题目中的陷阱。

除非有人在未来数百年内创造出合适的字来应对,否则此联基本无解。

正当吴巨自得之时,却发现章邯一脸失落。

"为何愁眉苦脸?"

章邯耸耸肩:"见到这般精妙的对联却无解,难免有些惋惜。"

吴巨笑着摇摇头:"并非全然无解,只是找不到完全契合的下联罢了。我知道一个虽不完美却有趣的答案。"

"什么答案?"

"深镇铁板烧。"

章邯疑惑不解。

吴巨听后大笑:"你若有空,可去找老于,请他打造一块铁板,到时便让你体验何为铁板烧。"

章邯眨眨眼,转身去找老于了。

结果当晚,吴巨被迫下厨做了道铁板烧,得到了众人的好评。

……

"烟锁池塘柳"终究无解。

不仅在秦朝,在流传至六国之后,依旧无人能解,传说还让不少诗人愁白了头。

孔臻在无拘酒肆提到的“看偏旁”三字广为人知,许多人知晓这里曾有一位诗词造诣极高的高手。此事甚至逐渐成为都市传说,但三人的真实身份始终未被揭露。

一段时间后,人们仍记得“烟锁池塘柳”,也知道这是吴巨出的题,但渐渐忘却了这题的由来。大家不再追寻吴巨的墨迹,而是单纯追求答案。

这个对联如同逼乎上热度居高不下的话题,每年都有数百个回答,却鲜有正经的答案。

后来,这副对联被誉为“迁古第一绝对”。

“吴巨真是个奇人啊!”孔臻策马走在咸阳城的路上感叹,一路上都在重复这句话。

回想初闻吴巨之名,是因为韩非将《水调歌头》抄录寄给他,当时他在齐国临淄。那时孔臻对这位新晋医家魁首有了初步印象。

孔臻十分推崇吴巨创作的词,认为这是一种融合诗赋优点的新体裁,是未来诗词发展方向的体现。

《水调歌头》《将进酒》《送友人》《凉州词》《夜雨寄北》《青玉案·元夕》……除最近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