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大秦:我的技能有点离谱 > 第63章 寒冬将至

第63章 寒冬将至

状况,也感到心灵得到了净化,心境平和许多。

“天色已晚,咱们走吧。”吴巨说道。

三人正要走出隔离区时,一名妇人迎面而来。

章邯警觉地站到前方,手轻触腰间长剑。

妇人忽然跪下,朝吴巨连连叩首。

“多谢您的救命之恩!”妇人流泪说道,俯身拜谢。

吴巨一愣。

妇人抽泣着继续说道:“若非您相助,我家男人和孩子就要死了,这个家也就完了!”

妇女的行为立刻引发了其他人的响应。原本犹豫着不知如何开口的患者也陆续上前。片刻之间,半个隔离区的患者聚集过来,围成一圈站在吴巨周围。

“吴大人救了我的命!”

“多谢您的救命之恩!”

!“大恩大德无以为报,来生愿为您做牛做马!”

“吴大人,不知该以何物报答您,这是我家中的一些鸡蛋,请您收下。”

“吴卿,我的姐姐刚满十六,听闻您的事迹后深感敬佩,但又羞于启齿,让我代为询问,您是否需要妻妾,若不便,可考虑让她做您的侍女。”

吴巨眉头紧锁,这些人的话让他十分头疼,“你姐姐不适合,我家女儿才十四岁,正好合适。”

“我家儿子也可以!”

“甚至可以做仆役。”

吴巨稍稍放松下来。

待四周安静了些,魏磬上前扶起那名妇女,吴巨轻咳一声道:“诸位请起,无需如此多礼。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治病救人是医者的职责所在,婚事就不必提了。”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韩魏疫病得以缓解,功劳不只是我的,更有无数医者默默付出,他们的贡献同样重要。”

看着患者们热切的眼神,吴巨接着说:“寒冬已至,新年将临。若真要感谢我,那就请好好配合治疗,早日康复,让这些医者能与家人团聚,共同度过一个祥和的新春佳节。”

话音落下,吴巨微笑示意,转身向外走去。患者们自觉让出一条路,目送着他离去,目光久久未移。

第165章 荀子来信 谈及《后诗》

几日后,吴巨结束巡查返回洛阳。

洛阳依旧保持着往日的模样,虽未能完全恢复昔日的繁华,但在医家的努力下,街巷间的人气逐渐增多,不过每个人都佩戴着官府统一配发的口罩。

回到魏焕府邸。

吴巨洗净一身尘埃,坐于桌案前,翻开新到的几封书信。

其中一封来自苏长老,信中提到秦国疫病形势稳定,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并询问韩魏两地的疫情状况及是否需要秦国方面协助。

吴巨回信说明了韩魏的情况以及自身近况。

另一封信,署名为荀况?

荀子?!

吴巨满脸惊讶,展开信仔细阅读。

信中,荀子问候吴巨,并高度评价他救治秦韩魏三国疫病的功绩,称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展现了知行合一的美德。,艘+飕?暁~税~徃′ `耕*辛\蕞.哙+

荀子的信措辞庄重,洋溢着儒家礼节,让人联想到一位白发矍铄、神情严肃的长者。

寒暄过后,荀子表明写信目的。

他打算编纂《后诗》,作为《诗经》的续篇。

历史上多位儒家先贤曾修订《诗经》,尤其是孔子及其 ** 。早年荀子亦参与此事,如今他却萌生了创作续作的想法。

荀子在信中解释原因,一是稷下学宫祭酒姜堪等学者提倡五言诗,近期佳作频现;二是吴巨开创了词,广受文人推崇,在七国掀起新潮流,词已成重要文体。

《后诗》主要收录五言诗与词。

荀子认为《诗经》多为四言诗,直接加入新体裁不合时宜,因此构思《后诗》,这一提议获得不少儒者赞同。

荀子写信给吴巨,有意收录其诗词,包括《水调歌头》、《将进酒》、《送友人》、《凉州词》、《夜雨寄北》。这五首诗是吴巨流传于世的全部作品,荀子一首未漏。荀子眼光极高,他在编辑《后诗》时,召集众多儒家学者,在七国范围筛选,一年内能呈到他面前的作品不过百首,最终入选的仅几十首,标准极为严格。通常一人两首入选已属不易,吴巨却有五六首被选中,这是因为他的每首诗词皆堪称精品,哪怕去掉一首荀子都会心疼。

看完信后,吴巨回信表示欣喜。他好奇荀子为何会主动收录自己的诗,或许是因韩非常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