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有所谓的新兵存在。既是老兵,又有如此高超的武艺,却只穿普通士兵的盔甲,确实令人费解。
麃公挑眉道:"总觉得这两人像是吴巨和章邯。"众人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却发现那两人早已消失不见。
吕不韦的脸色瞬间沉如乌云。
……
孙隐还没来得及深思秦锐士为何进步神速,秦军已布下天罗地网,将韩魏联军围困其中,前后受敌,左右难行。
如今看来,二十万韩魏大军已折损过半,仅余十万。
秦国虽也有损失,但双方损失不成比例。秦军虽兵力分散,却依然步步紧逼,令韩魏大军节节败退。
是战是退?这成了一个难题。
若战,关键在于能否取胜;若不能胜,即便造成再大的损失也无济于事。
若退,则必败无疑。
孙隐闭目沉思。
忽然,一支箭破空而至,他身旁的卫士举剑格挡,箭矢应声断裂。
"纵约长,如何应对,请指示。"韩魏将领再次靠拢请求。
局势已到危急关头!
骑兵所剩无几,他们依靠残存的战车与步兵勉强抵抗,而秦军在蒙武、蒙恬的指挥下正逐步缩小包围圈。
孙隐听罢,面无波澜,连眼皮都未动一下。
片刻后,他睁开眼,只吐出一个字:"撤!"
"向后突围!"
韩魏联军迅速行动起来。
先前溃败,主要是因秦军计策出乎意料,使韩魏军心动摇。
韩魏联军执行命令效率颇高,迅速按照孙隐的指令展开突围。
很快,高居观战台的吕不韦等人便察觉到韩魏联军的动向。
"是要撤退吗?"吕不韦眯起眼睛。
蒙骜分析道:“没错,孙隐打算撤退,他已经将所有的战车和骑兵调往后方,准备突围。”
王龁点头道:“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从利弊考量,他若继续纠缠,必败无疑。”
麃公感叹:“兵家少主果然名副其实。”尽管他们常常将孙隐斥为年轻莽夫,甚至暗讽他如赵括般纸上谈兵,但实际上,这正是战略上的轻视与战术上的重视。
纵观这场战争,孙隐的指挥可圈可点。他的每一道命令都堪称完美,无可挑剔。然而,遗憾的是,他麾下是一支无法充分发挥他才能的军队,一支根本无力对抗士气高昂的秦军的队伍。
以当前形势来看,秦军已稳操胜券,除非孙隐奇迹般地凭空多出十万大军,但这是不可能的。因此,麃公也不禁称赞了孙隐一番,既是对手间的敬意,也是对他才华难以施展的同情。
此言一出,周围众多将领纷纷表示认同。
吕不韦沉声道:“传令蒙武和蒙恬率军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微趣暁说 已发布蕞芯彰踕”
“遵命!”
刚放下弓箭的蒙武与蒙恬察觉到韩魏联军的动作,随即收到吕不韦的指令。
“终于等到复仇时刻!”蒙武大笑着高呼,“小小韩魏、周王以及孙隐竟敢挑衅我秦国,诸位将士随我出击,让他们明白函谷关并非随意进出之地!”
混乱的秦军迅速在二人身旁集结成新阵型。
“随我冲锋!”蒙恬举械大喝。
“杀!”
喊杀声震天动地,骑兵似箭矢般冲出,步兵如浪潮汹涌而出。
蒙武与蒙恬此次确实是带着雪耻的决心而来。这对父子身先士卒,冲锋在最前列,手中的武器不断挥舞,每一次攻击都夺去敌军性命。
秦军再次发力,紧追不舍,誓要彻底击败韩魏联军。
韩魏联军边打边撤,秦军如同狂暴的猛兽,紧追不舍,毫不停歇。平原之上,上演着一场生死追逐的惨烈戏码。
第152章 挥师回关 战争落幕
“快跑!继续跑!”
韩魏联军士气低落,恐惧驱使他们不敢回头。身后的秦军定是铺天盖地而来,一旦停下,内心的恐慌便会涌上心头,进而导致失误。唯一的出路就是不停地跑,不断地跑……
队伍中一名士兵被遗落的戈矛绊倒在地,刚起身又遭背后重击,摔倒在地。低头一看,一支秦军的锋利长剑已刺入胸口,鲜血迅速涌出。视线渐渐模糊,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看见无数身影在奔跑,却分辨不出敌我。
天地间弥漫着浓浓的血腥气息。
……
从函谷关向东,秦军追击韩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