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的模样,但掌心却多出了一枚青铜钉烙印。这烙印,是他经历这场磨难的见证,也是他与黄河之间不解之缘的象征。
母亲的白骨灯笼缓缓漂近岸边,灯灰在阳光的照耀下,渐渐凝成最后嘱托:“三水,碑成了……” 陈三水抬起头,望向河心。只见一座青灰色的镇河碑破水而出,碑上的碑文正是他与胞妹的生辰。碑底缠着四十九条红绳,绳端系在沿岸新坟的棺椁上。每口棺内都躺着一个眉心点血的纸人,纸人的面容赫然是历代陈氏镇河人。他们仿佛在这一刻得到了解脱,又仿佛在守护着黄河,守护着这片土地。
远处,忽然传来童谣轻唱。陈三水缓缓转身望去,只见一群孩童正在河滩上欢快地拾贝。为首的女童颈间挂着半枚长命锁,那半枚长命锁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女童弯腰捡起一块鳞片状青石,石上刻着 “丁酉年三月初三”。浪头打湿石面,字迹悄然晕开,化作一滴血珠坠入泥沙……
后记?黄河不语
浊浪滔滔,如同历史的长河,吞没了所有的秘密。唯有那座新立的镇河碑,沉默地伫立在黄河之中,见证着曾经发生的一切。陈三水的身影,也渐渐消失在晨雾之中。有人说,他化作了碑魂,永远镇守着河道,守护着黄河的安宁;也有人说,他循着那童谣声,走进了下一个甲子的迷雾,开启了新的未知旅程。
捞尸人的木船依旧在河面上飘荡,船头的铜铃在微风中轻响,那声音清脆却又带着一丝忧伤,恍如一声叹息,诉说着黄河边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