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后必能得福报,必有厚报!”那声音,平和而悠扬,仿佛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如同山间清泉,在这静谧的院子里轻轻回荡,如同一股温暖的春风,拂过众人的心间,安抚着每一个躁动的灵魂。
看到沐森行了礼,庞树海、李大夯等四人也都跟着朝地藏菩萨躬身行了一礼。庞树海神色庄重,眼神中透露出对这神圣仪式的敬畏,仿佛深知这一礼所承载的重量;而李大夯则显得有些漫不经心,只是机械地跟着行礼,眼神中还带着一丝困倦。
,!
一旁的大和尚再次双手合十,轻声念道:“善哉,善哉!”
沐森坐在那里开始仔细聆听地藏菩萨讲经。或许是经文的内容过于深奥,深邃得如同无垠的宇宙,充满了无尽的奥秘;也或许是经文里词语的组合有些怪异,打破了他惯有的认知模式,如同进入了一个全新而陌生的语言世界。一开始的时候,他如坠五里云雾,只觉得那些词句在耳边嗡嗡作响,却毫无头绪,仿佛置身于一片茫茫的知识荒原,找不到方向,不过听得时间久了,他才渐渐听出经文中隐含的一丝意味来。大体来说就是因果报应的说法——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机未到;总体而言就是倡导人们要孝敬父母,劝人一心向善,以善念对待世间万物,如此方能收获善果。这就如同在黑暗中寻得了一丝微光,虽然微弱,却让他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智慧与启示。
地藏菩萨讲的经文,沐森倒是从中听出了一些感兴趣的内容,仿佛在荒芜的沙漠中发现了一片绿洲,然而,其他四人有何种体会就难以揣测了。特别是李大夯,他一边听一边打哈欠,眼皮不住地打架,脑袋一点一点的,仿佛随时都会坠入梦乡。要不是庞树海紧挨着他坐,见他打哈欠、直想打盹的时候就掐他一下,估计他早就鼾声如雷了,在周边巡查的大和尚似乎也格外留意他们几个人,眼神时不时地扫过来,带着几分关切与期待,那眼神仿佛在诉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希望他们都能在这神圣的时刻有所收获,开启内心智慧的大门,领悟佛法的真谛。
沐森在聆听地藏菩萨讲经的过程中,思绪不由自主地飘远,想起了自己的父母。父母在他成长过程中给予的关怀,点点滴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特别是母亲对他的关心与爱护,无微不至,简直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程度。走路时,母亲总是担心他摔倒,亦步亦趋地护在身边;吃饭时,又生怕他噎着,时刻留意着他的一举一动。记得十岁那年,他得了一场大病,连续几天高烧不退,即便在医院打了退烧药,体温仍是反复无常,无奈之下,母亲在医生的叮嘱下,用湿毛巾为他冰敷降温。一连几天,母亲几乎未曾正经睡过觉,困了就打个盹儿,可瞬间又会惊醒,双眼满是对他病情的担忧。直到他发烧的问题彻底解决之后,母亲才终于踏踏实实睡了一觉。他还记得那天,母亲睡着时,他意外地发现,年仅三十多岁的母亲,头上竟悄然生出了几根白发!
等到母亲睡醒之后,他好奇地问母亲怎么有了白头发。母亲听后,微微一笑,说人老了,头发都会变白,而且会越来越多。那时的他,还懵懂无知,不明白其中深意。如今想来,定是母亲为他忧心过度,又没能好好休息,才生出了白发。这份深沉的母爱,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撞击着他的内心,让他在这神圣的讲经现场,对“孝敬父母”这一教义,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他长大之后,却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与父母亲顶嘴,即便明明知道是自己的错,也绝不认错,父母说东,他偏要往西,仿佛故意要跟父母拧着来。现在回想起来,他满心懊悔,真想狠狠地给自己两个大耳刮子,以惩罚曾经那个不懂事的自己。
就在沐森陷入深深的沉思之时,他隐隐感觉到自己的修为居然又有了一丝躁动,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体内涌动,似乎有了突破的迹象。沐森着实没有想到,聆听经文竟然会让自己的修为得到增长。他立刻集中精神,小心翼翼地观察自己的修为变化。然而,很可惜,刚才修为的那阵躁动只不过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现在已经难以察觉了。
沐森倒也没有过于纠结此事,他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那些正在聆听经文的魂灵身上。看了一会儿,他有了惊奇的发现,有许多魂灵的躯体原本十分虚幻,如同轻烟般缥缈,仿佛一阵微风便能将它们吹散。然而,在听了几天的经文后,它们原本虚幻的身影逐渐变得有些凝实了,面容也不再像原先那般狰狞可怖,而是逐渐朝着正常的方向发展,仿佛被一股温暖而柔和的力量慢慢重塑。看来地藏菩萨讲的经文对它们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让这些魂灵在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