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十三户人家饿了一夜,冻了一夜,村正再一次号召乡亲们互帮互助,捐点粮食,这次一颗粮食都没收到,王长乐家也没给,这种时候不能当出头鸟。\第,一¢墈.书,旺¢ \耕¢新-嶵/全*
中午,去乡上的人家回来了,粮价再次暴涨,三十五个铜板一斤,一钱银子买不到三斤!
村正仰天长叹,老天爷为什么偏偏与云溪村过不去,非要饿死云溪村民不成?
正月十七,五十个铜板一斤粮食。
老家粮食见底,只剩下几只鸡鸭还在苟延残喘,人都没的吃,哪有粮食喂给牲畜,鸡蛋停止供应,一向云淡风轻的二伯坐不住了。
眼看着还有不到两个月就要童试了,读书人不吃饭怎么行,饿着肚子哪能考上秀才,让家里赶紧给找点吃的来。
爷爷奶奶唉声叹气,老二饿,他们也饿啊,小儿子也饿着呢,家里就老大一家有把子力气,能赚粮食。
可老大两个儿子不乐意了,凭什么要让他们出去赚粮食二叔西叔有手有脚,想吃饭,自己去要!
闹翻了天,二伯母指着大伯家两个儿子骂不孝顺,被反讽卖女儿换钱,不配他们孝顺,二伯母被戳到痛处,彻底疯狂,大伯母罕见的起了争执,维护自己两个儿子。·3*4_k,a*n′s¨h+u!.¢c\o~m_
眼看着要打起来,二伯怕殃及到自己,连忙回了屋,手捧书卷,一副事不关己,别来沾边的模样。
大伯心累,都是粮食惹的祸,平时虽有嫌隙,倒也能忍得住,可粮食没了饿着肚子,矛盾可不就爆发了么。
二伯母独木难支,眼看爷爷奶奶也不帮自己,气鼓鼓的出门了,打算回娘家借点粮食,不对,还借个屁的粮食,首接带上小儿子回娘家住。
临走前放下狠话,等着饿死吧!
爷爷奶奶变了脸色,却无能为力,望向大儿媳,意思很明确了,你也回家借点粮食呗。
大伯母气的七窍生烟,她都嫁到王家二十年了,自个爹娘都死了,还让她回家借粮食,怎么不让奶奶回娘家借呢?!
老家闹得不欢而散,依旧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来,还是饿着肚子,大伯母想去老三家里借粮,大伯却拉不下来脸,他个当大哥的去求分家的三弟,倒反天罡!
小西叔看着这一幕,把偷偷藏起来的腊肉咸鱼拿了出来,众人分了吃,总算是喂饱了今天的肚子,睡大觉,至于明天,爷爷奶奶己经不想了,老大老三总不能饿死爹娘吧?
另一边,二伯母走过王长乐昨天铲过的雪路,穿过怀安乡,向左进入瑞安乡,同样一片素白,大雪漫天,回了娘家所在的村子,结果吃了个闭门羹。.1-8?6,t¢x,t′.\c?o¨www.
爹娘面都没见到,兄嫂甩了一包只有两斤的面粉出来,让她走,连口热乎水都没给喝。
“爹,娘,我是翠花啊,我带外孙长水来看你们了。”
“你走吧,我们没有你这个女儿。”
“爹,娘,你们怎么这么狠心?”
“你还有脸说我们狠心,你把我们余家的脸都给丢尽了,卖女儿换银子,亏你做的出来!你还有一丁点当娘的良心吗?”
“呜呜呜~”
长水哭了,屋里又甩出两个热乎窝窝。
“给你儿子吃。”
二伯母心如死灰,攥着小儿子的手双目无神回到怀安乡,找了个破庙住了一夜,两个窝窝就着雪水给孩子喂下去,忽地又想起被卖去县城大户人家的女儿来,惨然一笑。
虽说不能在爹娘身边,可再怎么也饿不着啊,为什么都要骂自己,自己难道就想卖女儿吗。
正月十八,八十个铜板一斤粮食。
天蒙蒙亮,二伯母背着小儿子回到云溪村,远远望见王长乐家升起炊烟,欢声笑语,悲从心来,都怪王长乐,是这小崽子手脚不老实,惹恼了上天,这才降下大雪。
呸!
狠狠啐了一口,二伯母背着小儿子绕过王长乐一家,准备回老家去,再怎么说也要回来一袋面粉,比大嫂强,就给自家三个人吃,让你们看着,哼!
走着走着,二伯母停在王长乐一家后院的一处院外,露出匪夷所思的神情。
王长乐能打猎,家里有粮食她可以理解,可赵寡妇家里凭什么有粮食,母女两个相依为命,靠酿酒为生,过的极为艰难,甚至比自己一家都不如,这会儿居然烧灶做上饭了?
不对劲,一定有问题!
二伯母猫着腰翻进院子,靠在灶门口偷听。
“娘,中午喝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