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凉冰凉的。另一个是个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秀才,叫吴墨涵,他说自己从画报上看过飞机的构造图,对那些复杂的机械结构非常着迷,还尝试用木头和竹子扎过小模型,虽然飞不起来。
陆沉看着这几个“原始人才”,哭笑不得。这航空小组的起点,未免也太“原生态”了点。
【系统提示:【人才扫描】功能己激活,正在对根据地范围内符合航空潜质的人员进行筛选……】
【扫描结果:发现初级航空机械维修潜质者3名,初级飞行潜质者1名(需大量实践验证)。】
陆沉心中一喜,连忙查看系统给出的名单。除了赵铁牛和吴墨涵,竟然还有一个在兵工厂修械所默默无闻的年轻技工,名叫孙猴子,手巧,喜欢琢磨各种机械,系统评定他有初级航空机械维修潜质。
而那个初级飞行潜质者,则让陆沉大跌眼镜——竟然是特战大队里一个以枪法精准、胆大心细著称的小队长,名叫凌云。此人据说平衡感极好,能在飞奔的马背上开枪命中目标。
“这系统扫描的人才,还真是……不拘一格啊。”陆沉摸了摸下巴,决定先把这几个人召集起来,组成“航空技术研究小组”的草台班子。
小组成立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学习陆沉从系统中兑换出来的【航空发动机基础原理图解】和【初级飞机结构认知手册】。这些资料虽然基础,但对这些连自行车都没几个人见过的“土包子”来说,不啻于天书。
陆沉亲自给他们当老师,从最基本的空气动力学讲起,结合缴获的日军航空画报和自己记忆中的知识,努力把这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你们看,飞机的翅膀之所以能产生升力,是因为它的上表面是弧形的,下表面相对平首。空气流过翅膀上表面时,速度快,压力小;流过下表面时,速度慢,压力大。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压力差,把飞机托起来……”陆沉拿着一个木头削的机翼模型,比划着。
赵铁牛听得抓耳挠腮:“陆顾问,俺还是不明白,这铁疙瘩,咋就能飞上天呢?”
吴墨涵则扶了扶眼镜,若有所思:“顾问的意思是,利用气流之压力差,产生向上之浮力?类似孔明灯,但原理更为精妙?”
孙猴子则对发动机更感兴趣,缠着陆沉问各种活塞、气缸的问题。
陆沉耐心地给他们解答,心中却也有些无奈。航空工业的建立,比他想象的还要艰难。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人才培养和工业基础的问题。
几天后,一支侦察小队带回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在根据地边缘山区,发现了一架坠毁的日军侦察机残骸!由于坠毁在深山老林,日军似乎还没来得及回收。
“太好了!”陆沉一拍大腿,“老熊,借我一个连的兵力,再多带些骡马和工具,我们去把那堆‘宝贝疙瘩’拉回来!”
老熊看着陆沉兴奋的样子,虽然不太明白那些破铜烂铁有啥用,但还是爽快地答应了:“行!不过你小子可得注意安全,那边离敌占区可不远。”
当天下午,陆沉就带着拼凑起来的“航空技术研究小组”全体成员,以及一个连的战士,浩浩荡荡地向着深山进发。
夕阳下,陆沉抬头望了一眼掠过天际的飞鸟,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根据地的工业发展,想要不受制于人,就必须尽快拥有属于自己的翅膀。哪怕这最初的翅膀,是用敌人的残骸和简陋的工具,一点点粘合起来的。而这次找到的飞机残骸,或许就是他们迈向天空的第一块基石。
【系统提示:收集并分析敌方航空器残骸,将有机会获得【航空技术图纸碎片】、【特定航空部件仿制许可】或大量【航空经验值】。】
系统的提示,更坚定了陆沉的决心。他仿佛己经看到,在不远的将来,根据地制造的战鹰,也将翱翔于这片饱经战火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