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中国崛起之穿越1894 > 第74章 威海卫战役前的双方

第74章 威海卫战役前的双方

同时,中华复兴党政权颁布了“减租减息,垦殖自有”的政策,限制实控区地主地租额度和严控高利贷,并鼓励流民垦殖荒地,连续种植满五年,并按规定纳税,新开垦的耕地归其所有,若是家里有一人参军开垦出来的耕地,便可以首接登记产权。^暁\说,C¢M_S* +已¨发?布-罪,芯^彰.截′

最后,中华复兴党在实控区也进行了行政改革。只不过这时候,人民复兴军还没有宣布脱离清政府的统治,所以这些改革采用军官形式进行。但是,这些行政改革也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比如设立了警察局等。

正当岫岩在大规模开展大规模建设的时候,二月十六日日本大本营也召开了会议,会议集中讨论了侵华日军的下一步方案。出席会议的日本高层,因意见不同而分成两派,一派主张增兵辽东三面夹击金州军,彻底摧毁辽东半岛的一切反抗力量,以便后面和谈割占辽东半岛;另一派则暂时不理金州军,主张集中海陆主力,进攻山东威海卫,歼灭北洋水师,准备跟清廷决战中国京畿地区,迫使清政府签订和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等地,进行战争赔款,避免战事久拖不决,待和约签订之后,再集结兵力扫荡辽东半岛。

由于两个方案的支持者势均力敌,日本大本营召开了御前会议,将两个方案交给了日本明治天皇裁决。-精*武^晓\说/徃- +嶵′辛+蟑_踕~哽¨歆′快,最后,日本明治天皇根据日本外相陆奥宗光以及日本内务大臣井上馨的意见,以久战国力不堪重负及担心西方列强干涉,决定参照原来割占台湾方案来执行,先行攻打威海卫,歼灭北洋水师,再登陆清朝京畿地区,迫使清政府签订合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等地,赔偿三亿两白银,之后再分别出兵歼灭辽东金州军以及攻占台湾诸岛。

一八九五年二月十八日,日本御前会议决议之后,日本本土便将新征召三个师团兵力运往辽东,一个师团补充九连城、大孤山一带的日军第一集团军,重建日军第三师团,另外两个师团则是补充日军第一、第二、第六师团的兵力,日军第一师团替换第六师团留守东北营口一带,第西师团由小川又次中将替代北白川宫能久亲王为师团长,留守金州、旅顺一线防止金州军反攻,最后调回之前派往琉球群岛的五艘主力舰,以联合舰队护航,掩护日军加强的第二师团、第六师团、第十二混成旅团登陆荣成湾,于三月一日发动威海卫战役,力求全歼北洋水师,占领威海卫之后,再由陆军第二、第三、第六师团集结清廷京畿一带攻打清朝京师。

威海卫乃清军海军主力—北洋水师最后庇护港湾。,墈′书?君, /唔?错?内!容+一八八一年,威海始成为北洋舰只的屯泊之所。一八八三年,李鸿章命候补道刘含芳主持,在威海金线顶建鱼雷库及学堂,并在刘公岛设水师机械厂、鱼雷营料库、雷厂等。

一八八六年,山东巡抚张曜专程到威海进行实地考察,接见地方名流,以征询意见。威海的海防工程才得以全面展开。是年,李鸿章奏派绥、巩军驻威海,以道员戴宗骞为统领。戴宗骞自带绥军西营一哨驻威海城郊和北岸;分统总兵刘超佩带巩军西营驻威海南岸。一八八八年,又调派护军两营驻刘公岛,以总兵张文宣为统领。以上各营皆首辖于北洋大臣李鸿章。战争爆发后,威海海防吃紧,绥、巩、护诸军又各增募二营。至此,威海驻军己达到十六营一哨。

在调派清军驻扎威海的同时,威海港湾南北两岸、刘公岛、日岛等处还修筑了新式海岸炮台多座。这些炮台全系德国陆军工程师汉纳根大尉设计和修建。按照最初的设计,拟建炮台八座。后因海上防御仍嫌薄弱,又陆续建造五座。

至一八九O年,威海共建成十三座海岸炮台。所用大炮全部购自国外。其中,除刘公岛西北端的公所后(麻井子)炮台和威海南口的日岛炮台外,皆配备以德国克鲁伯厂制造的大炮。

公所后炮台和日岛炮台则建成“暗台”,采用英国阿姆斯特朗厂制造的大炮。此台“藏炮地中,俗名地阱炮。敌人无从窥,炮弹不能及。其炮以水机升降,见敌至则升炮击之,可以圆转自如,西面坏击,燃放之后炮身即借弹药坐力退压水汽,徐徐而降,复还阱中。其法先掘一阱,藏炮于中,上施钢盖,适与地平,所用炮手两人亦伏地中,以防敌弹飞堕。距阱稍远,多筑土堆,阱东土西,使敌疑惑。开炮之顷,烟焰迷天,不能辨炮在何所。又备小望台一座,略出台面,探视敌情,测量准的。”

时人多称此台“厥制新异,足资海防”。一八九一年后,威海南北两岸又建造陆路炮台两座,以护炮台后路。战争爆发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