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
与此同时,康熙在南巡途中,依旧绞尽脑汁地罗织索额图的罪名。告假回老家看望母亲的高士奇为了自己的私利,更是一直和康熙书信往来,帮助康熙罗织罪名。
然而,京城中却传出一些不利于康熙的言论,说他为了打压太子势力,不择手段陷害老臣。这些言论在京城中迅速传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这些年来胤礽虽然被康熙钳制,无法和朝臣交往,但是不断轮替的宫人和胤礽“有求必应”的作风让他在宫里非常受欢迎。事实上哪怕对德妃忠心耿耿的包衣势力,也是很喜欢胤礽的,此时的包衣家族还不是后来的庞然大物,多数都是真的贫苦人家,对于肯撒钱,不欺负下人(胤礽知道他要是对哪个下人表达不满,康熙回头就一定会把人杀掉,因此对他们很客气)的胤礽,他们有很高的热情,自然在传播消息这方面出了力。¢看?书¨屋* ^最!辛,璋′结¨庚/鑫,快,
康熙得知后,大为恼火,他怀疑是胤礽和索额图在背后搞鬼,加快了对索额图定罪的进程。
康熙此次南巡没有带上胤礽,所以他的巡视恢复了正常的“皇帝巡视”,没有和上一次一样横征暴敛,反而减免了不少不富裕地方的赋税。这也成了后来康熙给胤礽扣黑锅的理由:你看朕一个人来,怎么就没有强征税收呢?
康熙四十二年二月份,八贝勒府建成,胤禛高高兴兴地看着胤禩住在了他的隔壁。当然,他没有告诉胤禩,他将主院的木料都用各种活血药物浸泡过再投入使用,强挥发性的麝香,弱挥发性的大血藤等都用过,这样一来,明慧就根本不可能生下胤禩的孩子了。【没事的,八弟只要不宠爱那个狐媚子,其他小院我都乐意护着,他子孙成群都不是问题。】胤禛想。
三月十五,康熙结束南巡回到京城,路上,高士奇从老家随驾回京。康熙对于索额图还有更多的罪名要安。某天,康熙以“一起探讨书画艺术”为名邀请明珠和高士奇进宫商谈。明珠是个老狐狸,他从最近的传闻里预料到有些不对劲,他知道,索额图现在就是谁碰谁死,沾上就得倒霉,所以他声称自己掏蜂窝被蜜蜂蛰得满脸是包,这几天不能见人,没去参加康熙的“书画讨论会”。
而高士奇和明珠一样预料到这“书画讨论会”其实是“索额图批斗大会”。但他为了当大官贪大钱已经没脑子了,即便想到这些,仍然进了宫。
康熙确实不是真的要和高士奇、明珠进行书画讨论,他只是知道明珠一向和索额图不对付,高士奇现在又巴不得索额图死,所以才召见这两人。
高士奇进宫后,康熙直接开门见山,开始细数索额图所谓的罪行,要求高士奇作证。高士奇想到自己的仕途和财富,昧着良心顺着康熙的意思说了不少索额图的坏话,之后他还开始不断总结并升华康熙说的话,洋洋洒洒,写了“索额图的27条大罪”。实际上这27条大罪大都是不实之言,少部分真实的如“结党营私”其实也是当年康熙见明珠势力庞大有意让索额图进行的,“勾结太子”也是当年康熙有意让胤礽能有自己的死忠。但如今康熙对索额图的嫉妒日益增长,他容不下索额图了,于是这些也就成了罪过。
康熙见高士奇写了“27条大罪”,他又亲自写了一条“私制龙袍,试图谋逆或者教唆太子谋逆”,写成了“28条大罪”。
另一边,胤礽得知高士奇进宫之事,心急如焚。他知道高士奇为了私利定会落井下石,赶忙让索额图旧部收集高士奇这些年贪污受贿的证据。
康熙在听了高士奇的证词后,更加坚定了治索额图重罪的决心。然而,就在他准备公布索额图罪名时,朝堂上突然有人递上了高士奇贪污的证据。康熙看着这些证据,脸色阴沉。他本想利用高士奇除掉索额图,没想到高士奇也有把柄落在别人手里。但康熙早就知道高士奇是这种人,实际上他根本没准备放过高士奇,于是他先把对高士奇的弹劾按下不管,在胤礽的皇太子千秋节过去后的五月底,康熙以“28条大罪”为名,将退休在家的索额图逮捕入狱,押入宗人府。
胤礽得知索额图被捕,心急如焚,即便他一直是个情绪稳定的人,却也绷不住了。他立刻进宫面见康熙,为索额图求情。“阿玛,三姥爷一生为朝廷鞠躬尽瘁,那些罪名多是牵强附会,还望明察。”胤礽跪地,眼中满是恳切。康熙却冷哼一声:“你莫要再为他说话,他罪不可赦。”
索额图在宗人府狱中,虽遭受折磨,但意志坚定。他暗中让亲信给胤礽传信,告诉胤礽即便是他死了,也要好好做好这个皇太子。“太子殿下,当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