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松知道是婆娘关心她,还是自个说了。
“早跟人家约好了,有贵重的物品要收,别人生地不熟的,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
说不得咱们迟了一个星期,就被旁人收旧物的收走,岂不是要损失惨重。”
春生也跟着帮腔,“妈,爸说的不错,那人拿来的货品都很正,家里很有可能是臻品!
我们撑着伞,就只收这一户人家的,肯定提前回来。”
结果美娟随他们去了,两个人各撑了一把伞,站在绵绵细雨中,只等了半个小时,人家果然赴约了。
“真是没想到,你们这么讲信用!这一趟绝不让你们白跑,我们家还有一个亲戚,也有一些旧货,今天也一起给你们介绍。”
看得出来对方很激动。
能不激动吗?那几年一听到外面的动静,他父亲就藏起了一批珍品回老宅,还交代给了儿孙。
那废弃的老宅全部堆的旧家具,咸菜坛子啥的瓶瓶罐罐。
他们做子女的,都不知道那里还有暗格。
后来真的查到了他们家,明面上的东西都被收走,有的被打砸了。
一家子下放,吃了几年苦又回城了,只有老头,因为岁数太大,生活条件又艰苦,永远的留在了那里。
回城后没收的房子,全部返还,他们家有二十几间屋,现在光靠收租都不愁过日子。
还有当初被收走的古董旧物也返回了一些,其余的不是说毁坏了,就是说遗失了。
这些都无从查根,以前走家串户也有收旧货的,中年男人卖掉了一些,不过人家出的钱不太高。
他不想留着这些东西,却也没有全部放手。
首到那几天看到刘玉松摆的摊,看着那些照片好像很靠谱的样子。
他才拿了一堆旧货给对方估价,对方不像以前收旧货的,一开口就是贬低他的东西。
刘玉松有一说一,把自己知道的都说出来,对方愿意卖,他才有可能挣钱。
中年男人看他说的,有些跟老父亲当年说的相似,心中有些激动。
等对方估价的时候,那堆在他眼里最不值钱的货,居然卖出了好几百块钱。
所以就有了这一次的诚心买卖。
刘玉松一到他家书房,看到桌上的两件玉器,就跟春生相视一笑。
往日是他们浅薄了,仿佛今天看的才能称为是真正的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