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大明:抬棺死谏,我才是皇太孙! > 第20章 土木堡之变不可发生!

第20章 土木堡之变不可发生!

面对武将们这些发言,倒是并未立刻回应,而是默不作声,这个时候文官们有人出来反驳。

“陛下!自洪武开国以来,北征、筑城、迁民,国库岁入已耗其半。今若再举大军远征漠北,粮饷转运万里,必致江南税赋倍增,小民不堪其苦。昔汉武帝穷兵黩武,终致海内虚耗;隋炀帝三征高丽,而天下土崩。愿陛下以史为鉴,先固国本,徐图后举!”

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目前朝廷确实缺钱。

洪武二十四年户部奏报,北征军费已占岁入四成,若再增兵,恐致宝钞贬值、米价腾贵。

江南水患未平,松江、苏州等地已有流民,若加征‘剿饷’,恐激民变。

“胡虏之患,不在其势大,而在其飘忽。今瓦剌僻居阿尔泰,鞑靼游牧克鲁伦河,纵发兵三十万,彼若避战远遁,我军空耗钱粮,徒劳往返!况漠北苦寒,九月即雪,若师老粮尽,恐重蹈曹彬岐沟关之败。不若缮甲固边,以逸待劳!”

“方今诸王就藩未久,云南土司时叛,倭寇屡犯浙闽。若倾国北伐,一旦西南烽起,或藩镇有变,何以制之?昔唐玄宗西征吐蕃,而安禄山乘虚入寇。陛下圣明,当以社稷为重,不可轻掷乾坤于一战!”

武将们有赞同攻打北元的理由,文臣们有反对攻打北元的理由,一时间朝堂上就这么争吵了起来,声音格外喧嚣。

朱元璋依旧就这么静静的看着,谁也不清楚他现在究竟在想什么。

而秦王、晋王、燕王三人,心中则各有想法。

他们既想攻打北元,又不想。

想攻打北元,是因为此次攻打北元一旦他们也能参与到其中,甚至率领一支军队扫荡元廷,击溃鞑靼、瓦剌部的话,那这功劳可太大了。

相当于彻底终结了草原异族对大明朝的危害!

而不想,则是因为一旦此次攻打北元,父皇不愿意让他们参与到其中呢?

这很有可能。

他们本身就在夺嫡,若是一旦掌握了兵权,这还得了?

同时,若是他们真的无法参与到其中的话,那么这群淮西将领们真的彻底击溃瓦剌和鞑靼的话,不少人立下军功,或提升爵位、或提升官职、或获得赏赐,这都代表着朱允熥的力量获得了提升。

赞同和反对,两种想法在三位藩王心中涌动着,他们此时也不知道该支持哪一方。

朱允炆这边,自然是反对了,不过他也没有站出来说什么,因为该说的,文官们已经说的差不多了,他就静静的等待着结果就好。

可朱允熥却不这么想了。

他清楚,若是真的由蓝玉等武将们彻底攻克鞑靼和瓦剌的话,会给他带来多大的好处。

还有。

这两部,未来也确实是个大害!

历史上,就因为这瓦剌的崛起,对大明朝造成了不可逆的创伤,也就是土木堡之变。

瓦剌太师也先率军南下,在土木堡全歼明军主力,俘虏明英宗朱祁镇,兵临北京城下。

若非于谦力主坚守,明朝可能早就灭亡了。

还有鞑靼的长期袭扰,导致庚戌之变发生。

鞑靼首领俺答汗突破长城防线,直逼北京,焚掠京畿八日,明朝被迫妥协。

此战暴露明朝边防虚弱,迫使隆庆年间开放互市以求和。

除此之外,就是大量的小规模、持续的劫掠,蒙古骑兵常年袭扰山西、陕西、辽东等地,烧杀抢掠,导致边境凋敝,他们使得大明朝的经济被破坏,又掠夺财富与贸易控制,还有人口与牲畜的掠夺,蒙古人常掳掠汉民为奴,劫走牛羊马匹,使边境民生困苦。

茶马贸易也被垄断,甚至被勒索,明朝依赖蒙古马匹,瓦剌、鞑靼常以战马要挟,抬高价格或断供,隆庆和议后,明朝被迫每年赏赐俺答汗白银十万两,以换取和平。

说是赏赐。

可这就是赔款啊!

就因土木堡之变的诞生,大明朝的皇权彻彻底底的被削弱,边防困境也因此产生,皇帝被俘的奇耻大辱,彻底的烙印在了整个大明朝。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威信大损,景泰帝与英宗争位,朝局动荡!

也因此,边防体系的崩溃,卫所制逐渐废弛,边军逃亡严重,九边防线形同虚设。

明末李自成起义时,边防军已无力抵抗内外夹击,间接导致女真崛起!

明朝长期被蒙古牵制,未能全力遏制建州女真,最终被清朝取代!

就因为未能即使的彻底清理掉瓦剌,瓦剌的土木堡之变差点灭亡明朝,鞑靼的袭扰使边境凋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