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个秀才。
像是在遂县教书的冯秀才正是如此。
越云川也是进了县学才知道,冯秀才若是想要继续读书,是可以去县学读书的。
只是冯秀才他经过天长日久的考试摧残,已经算是半放弃科举了。所以为了补贴家用,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导私塾里面的学子,只有少部分时间能够看书学习,为考试做准备。
不怪冯秀才,越云川也是真的去学习的时候才明白,秀才到举人那一步为什么那么难。
按道理说,秀才只需要将四书五经记熟,文章条理清晰,道理说明白,说的道理不歪,不考虑运气考官喜好等元素,多考几次,自然就可以考过了。
但举人不同,到了举人这一步,四书五经的默写早就已经不是考试的主要内容了。
举人的考试考的是学子们对于四书五经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写文章之中的应用,这时候四书五经虽然是科考的必背书籍,却不是唯一的书籍,换句话说,只看四书五经已经没有用了,要尽量博览群书,甚至要游学四方,更要大量的练习文章写作,只有这样,才有考中举人的希望。
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越云川就慢了下来,不再着急往前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