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告诉她藏宝地?他如今孤身一人在华京,岂不是身处危险?
魏斓曦猛然起身,心下隐隐有些发乱。半晌,仍心存一丝侥幸道:“黛儿妹妹,那藏宝地你应该是知道的吧?”
苏黛微微闭眼,恍然又觉得有些可笑,她轻声道:“这世上哪里有什么藏宝地?”
“连藏宝图都是假的,山河录里根本没有云游道人所说的藏宝图。”
可世人不信,宁愿相信一个有利于自己的谎言,将它奉至高位,拼命追逐,得到。
若是真有这笔宝藏,她当年便不会在苏府落败后,借住国公府六年。
当年传言出来,她不是没有耳闻,甚至苏府落败后她同阿苏姑循着书中的蛛丝马迹去找了那四处藏宝之地,前三处都是地势优良,风调雨顺的风水宝地,那儿住了好多百姓,宛如世外桃源。
直到最后一处,他们去到一处山洞,洞里空空荡荡,只有正中央摆了一副棺材,棺材里是四散书籍和一只箱子。里面藏有一些罪证同一道圣旨,还有一封阿爹留给她的信。
这世上根本没有什么可以改变人的宝藏,就连阿苏姑当年毁山河录,也只是为替她求一线生机。
魏斓曦坚持多年的信念轰然倒塌,愣愣坐回塌上。
她贵为国公府嫡女,又嫁给镇国将军,外表看着无上荣光。可自从她知道李清元曾暗中寻找山河录起,她便以此为目标,暗自发誓,要将山河录牢牢掌握在她手里,她要看着李清元亲眼在她面前给她阿娘磕头认错。
这么多年,到头来,竟然是假的。
她想起幼时亲眼所见的那一幕,阿娘跪在李清元面前苦苦哀求,可李清元丝毫不为所动,阿娘是弃子,嫁给国公府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便放弃她了,连外祖母的死都是他一手所害,自此后阿娘闷闷不乐,没多久撒手人寰。
苏黛起身,又道:“你们需要名正言顺进京,我恰好有个理由,只是要等我安顿好嫂嫂他们。”
魏斓曦回神,却见苏黛行了一礼:“表姐,我先走了。”
58 第五十八章
◎终章◎
一连好几日,派去华京的人都没往回传来消息,反倒是兄长走前将她说的酒酿生意安排的明明白白,这两日已经初见成效。
兄长的人还算靠谱,不过短短几日,边疆到华京的路上便设立了三十三道驿站。正好可以用这些驿站通传消息。
苏黛安抚好嫂嫂和小阿枝后,每日流连军营中打探消息,魏斓曦忧心自家弟弟,这些日子每日三封飞鸽传书,从不间断,直到三封变成两封,再到一封,到华京再没消息传来。
镇国将军不得私自回京,连带着魏斓曦也回去不得。
越是趋于平静,苏黛的心也越落越沉,听说近日外敌屡屡有所行动,她手中紧紧攥着绢布,看向劳作百姓心中隐隐下定了决心……
大启军营,鼓声响起——
苏黛一身青衣,用尽全身力气敲着双鼓,一声一声,沉闷入耳。
边疆战鼓分为两种,一种是战士杀敌鼓舞人心的鼓,一种是召集众人上奏天听的鼓,这是开国皇帝亲自设立并亲自严明,若边疆百姓有冤情,可敲双鼓,直登华京诉请冤情。
苏黛敲的,便是第二种。
鼓声不断,引来众人探看,其中也包括魏斓曦和镇国将军江阴侯。
魏斓曦倒是知道苏黛敲这鼓,是她专程将苏黛带到这里的,只是不曾告诉她具体原因,这两日华京城还是没传出什么消息,反而苏黛说有理由上京,她便信了。
只是不由得替她捏一把汗,若这理由站不住脚,他们此去怕也是凶多吉少,反倒给了李清元机会。
人渐渐多起来,苏黛敲得手酸,待众人齐聚,她终于停下来,回身望着乌泱泱身着盔甲的人群,为首的是镇国将军江阴侯和魏斓曦。
江阴候道:“此乃上奏天听的鼓,你有何冤情?”
苏黛扔下鼓槌,毫不迟疑跪在高台,朝众人拜了一礼,风将她衣衫扬起,她跪于风中,风骨昂扬,不卑不亢:
“我名唤苏黛,是六年前姑苏知县苏贺之之女,当年我父亲被冤私藏通敌叛国的罪犯,含冤而死,如今又将我阿兄宋穆以欺君之罪带至华京,我已经找到当年冤案罪证,恳请将军带我上京诉请冤情。”
众将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部分年老些的将士都听说过苏贺之的名字,只可惜当年发生了那样的事……
苏黛掏出山河录,继续道:
“父亲生前,先帝曾暗中交代过一个任务,而后父亲用了五年丈量河山,著下这本山河录,再后来被云游道人指出其中有四处藏宝地,价值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