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愕然道:“叔父......?!”
若是不能成事,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对上项羽的眼神,项梁不由得摇了摇头,不欲再说。
他也实在不知道该继续说些什么。
可项羽却无法就此沉默下去,忍不住一再追问项梁这话是什么意思。
于是项梁不得不继续开口道:“就算有人奔着你的强悍武力来投奔,可最终,你又能凭借什么来留人?”
“我......”
项梁打断项羽:“而且你听天幕说的这些,这些跟着你的人,反叛如此容易。”
“更何况两方势力对上,又岂能只依靠武力。”
眼下天幕继续说的话,就在生动诠释这一点——
【英布的确认为随何说得有道理,也答应了随何,但他要求随何不能走漏风声,要暗地里结盟,给出的说辞是以免项羽早做准备,可实际上,这怕不是英布还想再观望一下,所以才给出的托词。】
【但随何怎么可能随了英布的意,正巧当时楚国的使者也在这里,迫不及待催促英布出兵,于是随何就直接闯了进去,并坐在楚国使者的上席,说九江王英布已经归附汉王,楚国凭什么让他出兵?】
【这一下子,楚国使者就起身要走。】
【于是随何又立即劝英布,说事情已经到了不可回转的地步,必须要赶紧杀了楚国使者,千万不能让他回去!】
【都到了这种地步,英布还能有什么办法,于是只能杀了对方,然后出兵攻打楚国了。】
【其实想想也挺艰险,如果楚国使者先一步到英布面前,那英布也不是没可能碍于项羽的武力威胁,倒向项羽。】
【所以先有刘邦当机立断策反英布,再有随何来这一出,当真是一切都“恰到好处”,不服不行。】
项梁深深叹了口气:“你听吧,有武力威胁的情况下,也并非万无一失啊。”
项羽......项羽无言以对。
【到这里,刘邦这边的班底,可算是真正的成了。】
【事实证明,张良的“下邑之谋”虽然不是全面的战略计划,但它构成了刘邦关于楚汉战场计划的重要内容,而正是在张良的谋划下,一个内外联合共击项羽的军事联盟终于形成,并扭转了楚汉战争的局势,使得刘邦由战略防御转为了战略进攻。】
【——最后刘邦的军队兵围垓下,打败项羽,主要依靠的正是这三支军事力量,这足以证明张良“下邑之谋”的深谋远虑。】
【“汉初三杰”有萧何,张良,韩信,“灭楚三杰”是彭越,英布,韩信。】
【这里面可都有韩信,并且“灭楚三杰”之首,韩信毫无疑问的当仁不让,前有平定三秦之能,可这还不是韩信真正“显威”的时候,韩信的时代,或者说,他“兵仙”的名号,将从这一刻的北伐东进开始,真正的奠基于历史的洪流之中。】
【这一路北伐,韩信可以说是摧枯拉朽——】
【看看北方有什么,有魏豹的魏国,陈馀的代国,赵歇的赵国,还有臧荼的燕国,而韩信摆平这四个国家,只用了十个月。】
【俘虏魏王,破赵灭代,说降燕国,后一路东进,夺攻齐地,韩信这一路,当真是强突猛进,势不可挡。】
魏豹,陈馀等,那可是先前倒戈项羽的。
结果又怎样......惧怕于项羽那边的威势不说,竟也抵挡不住刘邦这边的韩信?
这其中被天幕来回“点名”的几个,实在是忍不住想,他们这些个,是不是一点活路都没有啊?
就跟那什么小喽啰一样,来回被踢......
既然如此,那他们还折腾什么?!
第32章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真是满满的无力感。
别人是坐山观虎斗, 他们是坐山被虎斗......
如果魏豹等人知道后世的一句话,大概也会跟着说:“算了,毁灭吧!”
不过就算他们不知道, 现在也是类似的心情。
在天幕口中, 他们就是给别人搭台唱戏用的!着实令人升不起半分振奋的心情。
但有一说一, 听天幕说的这些,他们对那项羽还能“服”一点, 对这刘邦, 啧, 这刘邦靠的不全是别人吗, 实在是服不起来。
就算天幕有说过这刘邦在某些方面还算有可取之处,那也服不起来。
而且话说回来,这两人在天幕口中再如何又怎么样,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怕不是就只能这样了。
毕竟可还有咸阳那位压着呢......
不过继续听下去,于他们也是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