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但是,天幕你是不是用错了词?
不过话说回来,他们真的要忍不住嫉妒了啊!
这刘邦到底什么运气?
怎么总能每次都这么好运,而且还总有人劝谏帮忙......
这种运道,要是放在自己身上该有多好?
不过比起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找人好像要更容易些。
萧何,张良,郦食其......
就算在天幕口中,他们是站在刘邦这一边的又如何,万一他们找到这几人,哪怕只是其中之一,要是能打动对方......
这么想着,内心就不由得蠢蠢欲动起来。
但......他们都有这种想法,咸阳那位能坐以待毙?
瞬间,头脑清醒了一瞬。
冷汗都要下来了......
算了算了,先不想这些。
想也没用,还是先听吧。
现在从天幕口中掌握更多有用信息才是要紧事——
【天下分封已定,张良说到底还是韩王成的人,而且已经被封为韩国的丞相,所以张良也就送刘邦到了汉中,但并不打算跟着刘邦继续前行,不过临走前,张良怕是还放心不下,又绕到汉中西北边的褒中地区,再次帮了刘邦一把。】
【褒中这个地方,群山环抱,沿途都是悬崖峭壁,只有栈道凌空高架,以度行人,这里是著名的入蜀之路。】
【若大军想要入蜀,大概就三条路,除了祁山道和陈仓道,就是褒中的这条褒斜道。】
【张良在这里观察了地势,这三条路中,褒斜道的路况算是好的,因为人工搭建的栈道多,但与此同时,也很容易破坏,于是张良看着这条路,就对刘邦建议,等刘邦的汉军全都过去后,就把这里的栈道全部烧了吧。】
【这不是暗示刘邦不要再出来,而是暗示外面的人,刘邦烧毁这条栈道,是在表明“他准备就待在这里”了,以消除外面人,主要是项羽的猜忌,与此同时,还可以防备他人的突然袭击,如此一来,也可以在这里养精蓄锐,等待时机。】
【刘邦对于张良的话,一向都是听从的,这一次也不例外,他再次按照张良所说,烧了这里的全部栈道。】
【于是外面的人就知道了——刘邦大概真的打算一辈子待在自己的封地了,不准备出来了。】
【但与之相对的,刘邦听话是听话了,可真在汉中待下去,也觉得自己怕不是要老死在汉中,真出不去了......毕竟这地方的确是封闭,外面的消息基本都传不过来,传过来的消息也基本上都是半年之前的事儿了,总之,这很让刘邦心塞。】
【而更让人心塞的是,刘邦带去汉中的这支队伍中,有很多将领和士兵,在中途就逃跑了,心想刘邦愿意老死这里,他们可不愿意啊,这里又不是他们的家乡,他们还想着归乡呢,结果好嘛,看这架势,他们怕不是也要一辈子待在这穷乡僻壤里了。】
【所以此时不跑更待何时,赶紧陆陆续续都跑了。】
【但除了这些人,还有一个人也跑了,那就是已经被刘邦封为丞相的萧何。】
嗯?
什么?!
天幕说的什么?谁跑了?萧何?
“那萧何不是‘汉初三杰’之一吗,怎么会跑?”
“真的假的?真的跑了?”
“对了,这‘汉初三杰’已经出来了两个,还剩下最后一个,到底什么时候出来?究竟是谁?”
对于天幕说的,关于萧何的“逃跑”,秦朝之下,有太多人都面露惊讶,很有些猝不及防,也有些想不明白。
与此同时,也有人谈到了“汉初三杰”中的最后一位。
至今他们还不知道是谁——
先前张良被提到的次数很多,现在萧何被提及的次数也不少了,而这两人出现,就难免让人想起那“汉初三杰”中的最后一个人......这人又有什么能力?又能在什么方面帮助刘邦?是能臣,还是将才?亦或是,也是那什么外交官类型的人才?
越想越实在让人好奇。
不过现在更让他们迫切想要知道的是——萧何为什么要跑?
【萧何的逃跑,实在是让刘邦感觉失去了左膀右臂,他伤心了,难过了,觉得自己人生更无望了。】
【可谁想到,过了一两天,萧何竟然又回来了。】
先前还在使劲儿猜测,甚至都要阴谋论的众人:“............”
怎么着,耍他们?!
【萧何的回来,让刘邦又是生气又是开心,连忙问萧何为什么逃跑——】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