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齐心协力一起攻打颍川好了——于是刘邦又有助力了,向南攻打颍阳县的时候,不仅靠武力将其攻了下来,还下令屠灭了全城。】
【所以说,当一个人武力值足够的时候,他很难不动用自己手中的武力值去渲染自己手中的权威。】
天幕的语气有些沉重,任谁都听得出来,天幕好像很反感这种事。
不过屠城这种事,确实也算不得好事。
尤其是对于天下百姓而言,谁愿意自己好好活着,兵临城下这天就被屠了城。
屠城屠城,屠得还不是他们这些人。
所以听到这里,秦国之下,一部分平民百姓* 对这刘邦也实在是没什么好感了。
【刘邦和张良等,一起攻略韩地故土,在这个地方,还得到了韩国王室后裔韩信,不是之前提到过的韩信,是另一个韩信,后面通常被称为韩王信——他们还得到了韩王信的加入,之后韩王成留守韩国旧都,张良和韩王信则率领军队跟随刘邦。】
【还记得我们之前讲章邯第一次约降未果,项羽派诸侯军到后方准备给章邯军队形成的包抄之势吗?】
【现在又到了两边命运齿轮转动的时刻了——】
【这个时候,刘邦已经听说赵国的别将司马卬已经绕过了章邯的二十万大军,从上党那边插了过来,准备南渡黄河从背后给章邯的军队“包饺子”,然而刘邦却在这时候选择北攻平阴,截断毁掉了黄河渡口,不打算让盟友渡过黄河了。】
“............”
要不是知道那项羽最终还是又破了章邯的军队,就这刘邦来这么一手,可真是......啧。
【不过刘邦继续向南进军,攻洛阳的时候,最终还是没攻下,然后又去打南阳,南阳郡守退守宛城,刘邦又想打游击,绕过宛城直接西进,想直奔武关,从南路插入关中,不过这个时候,他被张良给阻止了。】
【张良说宛城不能不打,虽灭秦心急,可秦兵尚众,如果今天拿不下宛城,就算绕过去了,等有一天宛城从后面伏击,前面又有敌人拦截,到时候两边围堵,那就容易跟章邯一样被“包饺子”了,那到时刘邦又该怎么办?】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张良见识不浅,不过刘邦也能听得进去,不仅听了张良的劝告,还在夜晚就引兵返回去包围了宛城。】
【南阳郡守原本想要自杀,这时候他的门客陈恢站了出来,连夜出使去见刘邦,与刘邦约定举城投降,并劝说刘邦留下郡守性命,并给他一个官位来守城,带领降兵继续西进,竖起招降旗,这样继续向前,别人听说了这事儿,前进一定会更加顺利。】
【刘邦觉得好听爱听,于是封了南阳郡守为殷侯,封了陈恢食邑千户。】
【张良还对刘邦说,从南阳之后,就基本上是原来秦国的地方了,所以刘邦最好不要再让大军进行劫掠,要去收揽民心。】
【刘邦也听从了这话,于是继续率军西进的路上,各地没有不望风降服的。】
收揽他秦国百姓的民心......
嬴政听着,不由得冷哼一声。
不过这张良听起来,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
只是天幕先前曾说过,这人对秦有大恨,对他也是如此,恐怕不会愿意为他所用。
更何况嬴政身边也不会去留一个试图行刺他的人。
既然不能为他所用,那这等人才......
【就这样,刘邦一路行进到了武关,而此时,章邯也投降了项羽,时间来到了胡亥当政的第三年。】
【然后赵高派人逼胡亥自杀,胡亥死后,赵高就密信给刘邦,说是愿意和刘邦平分关中。】
【不过刘邦认为赵高在使诈,于是又用了张良的计策,让郦食其和陆贾劝降武关守将,并趁此机会夺取了武关。】
【无奈之下,赵高又拥立了子婴,不过这时候已经把帝号给去了,只称子婴为秦王。】
【但赵高觉得子婴能成为他第二个傀儡,那就大错特错了,属于赵高的结局,终于在这时候到来了——】
【子婴早就目睹了赵高的一桩桩罪行,也知道自己上位后不过又是一个傀儡,不愿意再重蹈覆辙,于是等正式登基这天,赵高派人来请子婴接受王印,子婴推说有病不肯前往,赵高无奈下亲自去请,然后被宦官韩谈一刀给砍死了。】
【之后子婴召集群臣进宫,历数了赵高的罪状,并下令夷其三族。】
好啊!
这赵高竟不是死于义军之手!
如今听到赵高被自己拥立的秦王子婴与身边宦官合谋杀死,简直令秦国朝堂上下都大快人心。
就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