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开局给秦皇汉武盘点历史典籍 > 分卷阅读47

分卷阅读47

来的时候集合,到不了的人就杀头。】

【等到了第二天,太阳出来的时候,迟到的有十多个人,彭越说这么多人,也不能都杀,所以只杀最后迟到的那一个。】

【这些人都笑着说何必呢,下次不迟到就是了,但彭越一点废话不讲,直接拉了最后那个迟到的人杀了,并设置土坛,用这个人的人头祭奠,号令所属的众人,至此宣布起义。】

【从这几点上来看,就知道彭越这个人不简单。】

【而刘邦遇到彭越后,凭他观人识人的本领,也意识到了彭越的不简单,毕竟刘邦遇到彭越的时候,彭越队伍才一千人。】

【一千人,一起合作之后,没有攻下昌邑这个地方,刘邦干脆放弃准备继续西行,而彭越这时候并不准备跟刘邦一起走,而是选择留在自己的根据地,刘邦呢,刘邦竟然也没说什么,双方就这样告了别。】

【不得不说,刘邦的眼光和识人的本领当真是毒辣到位,估计这也为后来彭越选择站在他这边奠定了好感基础。】

四千人都收了编,一千人却选择了放过。

对于这刘邦,项梁也不由得重视起来,同时他也意识到了,与这刘邦相比,他这侄子的性子实属另一个极端。

这下项梁看项羽的眼神,不由得又变了另一种模样。

项羽:“??”

项梁拍拍项羽的肩膀:“叔父觉得,你这性子还是该使劲磨一磨。”

项羽:“............”

叔父,之前天幕讲到他的时候,您可不是这样的啊。

项羽有些不服气:“叔父是觉得我差这刘邦哪里了?”

“差在他年纪大,我年纪小?”

项梁:“......叫你多读书,这会儿也不至于说出这种话来。”

项羽一听,更不服气了!

叔父你先前看我的眼神,对我说话的口吻可不是这样的啊!

怎么短短时间内不仅变了回去,还更变本加厉了?

项羽不语,只是一味的不服气。

项梁也不语,按着项羽的脑袋让他更努力竖起耳朵仔细听。

【刘邦这一路上遇到的人,除了彭越,还有一位郦食其。】

【关于郦食其是如何会见刘邦的,在《史记》的记载中,前后文有一些小小的差异,在《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附加的《朱建传》的末尾处,讲得更详细些,这里就简单给大家讲讲这部分内容。】

【大致就是刘邦带兵到陈留这个地方时,在这里,郦食其到刘邦的军门处地上了自己的名片,毛遂自荐说想见刘邦。】

【刘邦一开始是不愿意见的,因为这人是他队伍中一个骑兵推荐的,而且刘邦问使者,郦食其长得什么模样,使者说看相貌像是个有学问的大儒,还穿着儒生的衣服,头戴高冠,于是刘邦立即选择了不见,说自己没时间,实则刘邦这时候正在洗脚。】

【为什么刘邦是这个态度,据说他是很讨厌读书人的,还曾打翻过儒生的高冠帽子,并往人家帽子里撒尿。】

【这一般人干不出来,所以刘邦让使者的说辞是——他正忙着讨论平定天下的大事,可没时间见一个读书人。】

【结果郦食其听后大怒,瞪着眼睛,持着宝剑,直接呵斥使者,说自己根本不是什么读书人,还自称老子,说是高阳酒徒!】

【这说法一下子就戳中了刘邦,于是刘邦队伍里,又引进了一位人才,还是位了不得的“外交官”类型的人才。】

听到这里的时候,卢绾实在是忍不住吐槽——

萧何曹参就不说了,先前遇到那张良和彭越也不说了,都是刘邦与其相遇并结交的。

可这位郦食其,又是个人才,怎么自荐上门,都被这样对待了还不走啊?

当是时,卢绾不由得再次仔细打量起自己眼前这位兄弟。

莫不是他们从小一起读书长大,彼此交好多年,所以他没看出有什么特别的过人之处?

同时卢绾还不由得想到另一个问题——

听了这么多人的名字,那他的名字呢?

难道起义之时,他没在刘季身边?

还是说有什么变故?

第22章 最大的心寒是不言不语!

卢绾还在这里想呢, 难免有些焦虑自己的未来。

另一边刘邦又接连喝了几口酒,笑叹道:“这郦食其确实对我胃口!”

天幕跟说书似的,他听着自己不曾有过的这些事迹, 心下其实很有些复杂, 也难免生出几分感慨, 因为刘邦明白,这一期天幕结束后, 等待他的还不知道是什么呢, 也许今后不会再有像天幕所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