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
偏偏她想起,偏偏她遇到。
仇恨如藤蔓将她包裹,她拼命挣扎,又放弃抵抗。
若留下为自己报仇,快意恩仇痛快淋漓,可以与家人相认,却可能再被关回金丝笼;若远远避开,虽然夹着尾巴苟且偷生,至少能自由自在地活。
到底该如何做呢?
谢汐楼在原地呆到旭日东升方才离开,不知何时突然出现的纸镇带她去到一边空屋子里,闷闷道:“这是殿下休息的地方。你若累了,可再此休息片刻,若想回王府,属下现在就去备马。”
谢汐楼一夜未眠,身体和精神都乏累到极点,闻言摆摆手:“你去忙吧,我就在此处休息,不会乱走。等到我睡醒,会自行离开。”
纸镇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只点了点头:“也行,你好好休息。”
纸镇离开后,谢汐楼歪在软榻上,伴着靠枕的檀香昏昏欲睡,迷迷糊糊间,外面又响起嘈杂的声音,似乎来了很多人。她瞬间清醒,理了理杂乱的头发,顺手拿了把门边的油纸伞遮阳,走出房间。
她向着声音的方向走,不知不觉间走到了外院,离大门不远的地方。
门口来了几十个人,都是丢失孩子的人家,几个妇人抱着婴儿站在他们面前,在大理寺官员的协助下,一一确认男婴身份,确认无误者按下手印便可带着自家的孩子离开。
眉毛都没长齐,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的小婴儿,在他们家人的眼中轮廓清晰独一无二,没有人认错,没有人起争执,他们抱着失而复得的宝贝,脸上满是溢出的喜悦和温柔。
谢汐楼站在一边看得津津有味,心中无限感慨。
帮这么多人家团圆,她可真是干了件大好事,一会儿定要去吃顿好的犒劳一下。
人群逐渐散去,只留下了最后一户人家。
谢汐楼看着那夫妻二人悲痛的脸,突然觉得这顿好吃的不吃也罢。
被绑走的九个男婴最终只找回了八个,最后一个的下落虽然还未审出,想来也是凶多吉少,但她怎么都没想到,没找回的婴儿,竟然是吏部尚书陈崇的公子。
第67章 蛰伏
陈崇和夫人早过而立, 子嗣艰难,膝下一子一女,女儿刚满十岁, 儿子被偷走前刚满百日。
陈崇答应与百里木合作实乃先斩后奏, 陈夫人在乳母要抱着孩子出门前方才知晓。
她一直是个全心全意支持夫君的普通妇人,对此事虽心有疑虑不舍,终究还是没有阻拦。
然后孩子便没了。
孩子被偷走后,陈夫人日日以泪洗面,一夜间白发横生, 像是老了十岁。陈崇思念幼儿,在案件移交大理寺前,每日去京兆府点卯, 和昔日好友百里木几乎到了绝交的地步。
今日一大早,大理寺派人上门告知昨夜发生的事,夫妻二人匆匆梳洗后马不停蹄赶来现场。短短几个时辰, 二人从欣喜若狂到彻底绝望, 陈崇夫人崩溃到几欲昏厥。
有大理寺的人从地牢的方向跑过来,二人眸光灼灼,满心满眼都是恳请,希望抓住这最后的救命稻草。
那大理寺官员见二人这幅模样, 心有不忍,叹了口气:“那孩子年纪太小, 没抗住,已经走了。尸骨就埋在院子中,一会儿下官派人挖出, 送到府上。”
陈夫人瘫软在地,失去意识, 陈崇忙着照顾夫人,一时间乱作一团。
没有什么比给了希望,却亲眼看着这希望一点一点殒灭更令人绝望。
恰在此时,大理寺又来了几人,将前院挤得拥挤不堪。谢汐楼定睛一瞧,为首那人竟是老熟人周相,周鸿之。
还是沈惊鸿的时候,她时常见到周鸿之,时隔两年,这老匹夫容光焕发,瞧着比两年前还要年轻不少。
只是,他为什么要在此刻来到这里?这案子与他有什么关系?
谢汐楼躲在角落,将身形隐藏。
齐正瞧见周鸿之,快步上前见礼:“周大人,您怎么来了?”
周鸿之笑着还礼:“偷婴案是京中大案,朝中众人都极为关注。一早听闻琰王殿下将嫌犯逮捕归案,老夫厚着脸皮前来,想打探打探情况。”
满朝上下有几个人敢到大理寺打探案情?
周鸿之这话说得极为谦逊,齐正却不敢真将他当成来打探情况的老人家。他微微欠身,捡着与案件关系不大的内容说:“昨夜大理寺已将案犯全部逮捕,将被他们绑走的十七个药童连同八个男婴全部救出。”他看了一眼一边的陈崇夫妇,上前一步压低声音,“周大人想必听说过,华京共丢失九名男婴,其中有一名昨夜未能找到,经过审问,案犯交代那名男婴因年岁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