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忍住鼻头的痒意,先煮了姜茶,一碗给自己,一碗给青竹。
“今日是我不好,害你淋雨,又差点受责罚。”
阮慕癞子乡野,一直无法做到将婢女当做下人,更无多余银钱,故而她这院子里的四个丫头,最后剩下青竹一个。
青竹叹了口气,她若是能走,早就走了。
少夫人过得苦,下头的人自然不好过,就说衣裳,都穿两年了,院子里本是有小厨房的,可却没有厨娘,连东食材都缺东少西。
青竹检查了厨房里头的物件后,咬牙,“这群拿钱不办事的,让买的几样东西,竟敢以次充好。”
中馈是大房那边掌着,阮慕在二房都是不受待见,隐形一般的人,大房就更加不会想着她了。
就连需要买一些食材,都要使银子。
阮慕只道是无大碍。
若是得罪了他们,下回恐怕连这样的东西都没有。
阮慕挽起袖子,不知崔煊几时回来,他去的蜀地燥热闷湿,她在点心里头加了几味药材,不仅要考虑药性,更看重口感。
崔煊在饮食上多严苛,若是不合口味,他便是不吃的。
阮慕小心翼翼试着揣度了许多,后来越发知道他的喜好,每每做去的吃食,他都能吃下一些,这便是她在崔府无趣的日子里最高兴的事。
阮慕又兴致勃勃,另外准备了一碗小小的面条。
今日,是她的生辰。
从前外祖在的时候,生辰日总会给她做一碗长寿面,“我的小外孙女,定然要嫁得最好的如意郎君,若是不好,便是一辈子不嫁,外祖也养得起。”
外祖呵护她长大,若非她执意要嫁过来,外祖今日,一定会给她做一碗最好吃的长寿面。外祖总说,“生辰的长寿面,要最亲近的人做,陪着你吃,一辈子便能长久在一起。”
只是不知,外祖此刻在何处?可有想着她。
幸而她身边,还有他。去岁崔煊知晓她的生辰,陪她吃了面,只是不知今日,他可还记得?应当会过来的吧?
阮慕心中期待。
而后又准备几道晚食菜品,全都是她调试了无数次,崔煊喜欢的。
崔煊平日里大多没有什么表情,吃东西也不挑,若非阮慕细心用心地观察他的细微末节,根本觉察不出这些来。
只有她才知晓他的口味,便叫她在这冷冷清清的夫妻关系中,体味出一丝甜来。
这样忙忙碌碌,日头渐渐西移,等停下来,阮慕才发现自己的头有一点昏沉。
不知他回来的时辰,阮慕一直坐在小厨房,渐渐斜靠着打盹。
突然,她听到一点细微动静,猛然醒过来,脑子一阵地天旋地转。
吓得青竹快步过来,“少夫人....你没事吧?”
阮慕摆摆手,“大人过来了?”
刚问完,那脚步声再次响起,阮慕才分辨出,不是他的。
自成婚后,崔煊忙得很,几乎不来她的雨花阁,她日日等着,以至于听外头动静,崔煊的,小厮的,婢女的,其他人的,她都能一一分辨。
眼见天色已经黑漆漆,青竹犹豫了许久,才开口,“夫人....大人去了郡王府,恐是用了晚饭才回来的。”
阮慕正撑起自己的身体,久坐后腿发麻,头又是一晕,差点跌坐下去,青竹眼疾手快地扶住了他。
阮慕缓了许久,心中无比苦涩,他,还是去了郡王府?
那碗面,早已从热腾腾到没了气息。
她枯坐着,心头纷乱。
直到外头的梆子敲响。
阮慕叹了口气,准备回房去,外头熟悉的脚步声倏地响起。
她心头一跳,仓促起身,看了一眼那凉掉的面,干脆重新做了一碗。
可他人却并未出现,阮慕想了半晌,终于理了理衣裳,又捋平鬓发,心跳有些加速,她让青竹拿了点头,自己带着长寿面去往崔煊的书垣阁。
远远地,窗上映着他清俊的身影,挺拔如松竹,自有贵气才气凝于一身,便是一瞥,便叫人心动。
阮慕在书房前轻唤,
“夫君?”
第3章 小厮来不及行礼,急忙过来拦在了面前,“少夫人,公子说,今日不吃了。……
小厮来不及行礼,急忙过来拦在了面前,“少夫人,公子说,今日不吃了。”
夫人日日都会送东西来,公子会收下,却很少吃,更何况今日...公子心情实在算不上好。
不失落是假的,阮慕抿唇,“你拿进去放着,若夫君晚一点想吃,可填填肚子。”
小厮有些无奈,最终收下了。
阮慕看了一眼紧闭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