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兵败于袁绍之手,那时贾先生和张绣将军又将何去何从?”
贾诩稍稍收起一点酒后狂态,确定四下无人后悄悄在陆仁耳边道:“陆大人你可不要见怪。这事我不是没有考虑过,所以我是让张绣带兵随曹公一同前往官渡,万一曹公兵败就……”
陆仁顿时明白过来,恨声道:“好一个‘乱国奇毒士’,你这招够狠!万一主公兵败,你就会让张绣阵前倒戈吧!”
贾诩道:“蝼蚁尚且偷生,又何况人乎?
只是我心中的计议还望陆大人你能不说出去。”
陆仁心中盘算道:“我说出去又有什么用?记得书中地记载曹操在官渡击败袁绍后烧掉了所有许昌中人与袁绍暗通的书信,还说‘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而且兵败后阵前倒戈在战乱中也属平常事,由此可见只要不影响到曹操的大计,别地事他还是会睁一眼闭一眼。说不定张竹、贾诩在投降曹操的时候就会和曹操交这个底牌,我又何必再去枉做小人?
“再就是这个贾诩心计狠毒,我还是不要得罪他好一点……不过说真的,我不怎么喜欢他。”
想着想着陆仁的眉头便越皱越紧,贾诩见状问道:“怎么陆大人你对我不屑一顾吗?”
陆仁道:“老实说,我是不怎么喜欢你。董。你为了自保的那一策搅乱天下。多少生灵为此涂通。当时以你的名望,直接匹马归乡不是很好吗?”
贾诩道:“陆大人,你可是想辞官归隐却终不可得?”
陆仁一惊,这贾诩是怎么看出来的?
贾诩道:“陆大人你不用惊呀,这是曹公和郭奉孝告诉我的。之后我用心分析过你地所做所为,敢说你是一个不恋高官厚禄,只求活得自在之人。只是时势所迫。去留并由不得自己,名望才干有时是一种很大地拖累,陆大人想必也是甚有体会了。”
陆仁道:“话是不错……可是这与你献地那乱天下之策又有什么关系?”
贾诩道:“那时的我有虚名在外,旧主李、郭还有长安的王允他们谁又会放过我?我想走?一走就是死路一条!”
陆仁道:“可是那么多的百姓因你而死!”
贾诩道:“你以为我又愿意吗?李、郭二人为求军势乱招兵马,到后来已经完全失了控。当二人夺下长安后,我也数次献策让他们注重民生,朝庭才微有生计。可是……算了不说了。不过陆大人,你家中的蔡不也是因此而得到的吗?若当时长安不乱。你也没机会得到这姿色才艺冠绝天下的蔡琰
陆仁猛然站起身用力地一拍桌子道:“男人之间的事。不要把女人扯进去!”
贾诩道:“失言失言!陆大人勿怪!”
陆仁极力的平静下来后道:“贾先生,别的我们就不谈了,我现在只想问你一句。你会不会全力的帮主公抵挡袁绍?”
贾诩道:“会,而且是用尽全力的去帮曹公。若实在是事不可为,那贾诩也无可奈何。”
陆仁道:“行军打仗、出谋画策不是我陆仁擅长的事,这方面先生你胜我十倍。我只能帮主公解决后方的粮米军需,让主公没有后顾之忧……”
贾诩道:“陆大人,我也真心问你一句,你是否真地是想辞官归隐?”
陆仁道:“是。其实我本无大才又素无名望,自任此尚书仆射一职以来终日惶恐不安。借用你说过地一句话,‘尚书仆射,官之师长,天下所望,诩名不素重,非所以服人也。纵诩昧于荣利,奈国朝何’,我陆仁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吧。”
贾诩道:“陆大人你的才干我还并不是很清楚,但我知道一点,就是你踏实肯干,长年累月地为民政奔波却从无怨言,百姓得你之利何其之多?而你现在在百姓中的名望,不带半分世家望族之名,全是你自己一点一点打拼出来的,比起众多的士族间流传的虚名要实在得多。仅此一点,纵观现在的朝中众臣,实在是找不出第二个比你更合适这尚书仆射一职的人来。而且曹公意欲平定天下,最需要的就是你这样诚实肯干的人打理后方诸事,又怎么可能会放过你?”
陆仁道:“就是因为我肯干?”
贾诩道:“我是说单是肯干这一点就足够了。”
陆仁忽然有些心动,这贾诩轮自保的能力在三国中绝对是一绝,是不是能向他讨来点什么高招?于是悄声问道:“贾先生,陆仁真的很想离开官场,贾先生是否能指教在下一二?”
贾诩皱起眉道:“这个嘛……恕我直言,陆大人想脱离官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