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在通往新华宫的马路上,一道横幅映入人们的眼帘,横幅上写着”中华乞丐请愿团”几个醒目的大字。跟在横幅后面的是足有上千名乞丐组成的队伍。这些乞丐不但个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不少乞丐还是残疾。有的缺胳膊,有的少腿,有的瞎了眼,有的长着脓疮,走的走,爬的爬,让人惨不忍睹。他们有的捶胸,有的顿足,有的磕头,还有的用砖头不停地往身上砸……他们的口号却是相同的:”袁大总统,可怜可怜我们吧,您就当皇帝吧……”
当他们到了新华宫门前时,突然声嘶力竭地高呼:”打倒共和!皇帝万岁!”
围观的人比游行的人还要多,他们从来没有看过如此众多的乞丐游行请愿,而且又在劝进的口号中夹插乞讨词,使大家感到非常新鲜。
一名女记者走到一个用砖头捶打自己的身体并不断高呼打倒共和的瘦弱老乞丐身旁劝道:”老大爷,您别打自个儿了,您的身体不是共和!”
老乞丐却打得更重了,瘦弱的身上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听女记者说他的身体不是共和,老乞丐赶忙改词:”袁大总统,可怜可怜我们吧!您就当皇帝吧!小姐,您也可怜可怜我们吧!给我几个小钱吧!”
女记者忙掏出两个银毫子放在老乞丐手上:”老大爷,我是顺天时报的记者,我要采访您。”
老乞丐看了看银毫子,问:”采访是什么意思?”
”就是我问您两个问题,您回答我。”
老乞丐把银毫子攥得紧紧的:”我要是答不上,你会不会把这个钱收回。”
女记者笑道:”钱已经给您了,无论您答得上还是答不上,我都不会收回。”
旁边的乞丐一下子拥了上来,围住女记者:”小姐,可怜可怜我们,也采访采访我们吧!”
女记者有点儿招架不住了:”你们别乱嚷嚷,等我采访完这位老太爷,再采访其他人,一个一个来。”
一个剽悍的乞丐对众乞丐吼道:”你们干吗?都退回原位。我们今天是上街请愿,又不是吃大户。人家小姐问到谁,谁就回答,其他人不许起哄,都退回去!”
众乞丐虽然没有退下去,却也不敢再嚷嚷了,都安静了下来。
不少路人见记者采访老乞丐,也围上来观看。
女记者问老乞丐:”老大爷,您为什么要参加恳请袁大总统当皇帝的请愿团?”
”这问题好回答,这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嘛,我不来……”他把银毫子在手上抛了两下:”能要到这两个银毫子吗?所以我不但要来,我还真来对了。”
”你为什么要袁大总统当皇帝呢?”
”这问题更简单,大清垮了,宣统退位了,咱中国不是没有皇帝了吗?普通过日子的人家,家里没了个什么东西还得添置呢,咱中国没了皇帝当然也得添置啊!”
”我再问你,中国有皇帝没皇帝,跟你们当叫花子的有什么关系呢?难道有皇帝你们要的钱就多一点儿,没皇帝你们要的就少一点儿?”
老乞丐胡乱答道:”那当然呐!有皇帝的时候比没皇帝的时候,要的钱多多了。要不怎么说皇恩浩荡呢!没人说过总统恩浩荡啊。”
女记者又问:”老大爷,您当了几年叫花子?”
”我是半路出家,四年前,家里着大火,不但把家产烧光了,我儿子儿媳也烧死了,剩下我个孤老头子,只好流落街头做了叫花子。”
女记者道:”四年前?民国已经成立五年了,前清时候您没要过饭啊,您怎么知道有皇帝比没皇帝要的就多呢?”
杨振安出现在人群中:”记者小姐,这问题能不能我来代他回答。”
女记者看了杨振安一眼,杨振安虽然也穿着褴褛的衣服,衣服却十分洁净,脸上虽然也有病态,却有一种雍容的气度。不由得疑惑地问道:”您也是乞丐?”
第二节
杨振安哈哈笑道:”我当然是乞丐。这位老叫花子只要了四年的饭,我却是从曾祖父开始,到我这儿,整整四代了,全都是地地道道的叫花子。如果您小姐问中国有皇帝没皇帝跟我们叫花子有什么关系,我这个老叫花子最有权利回答您的这个提问了。”
”好吧,那就请您回答吧。”
”首先,我要提醒您记者小姐注意的是
,我们这些要饭的臭叫花子,也是国民。你们读书人常说,中华乃四万万同胞的中华,我们叫花子是四万万同胞中的一部分。这个国家,是你的、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