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说什么土木堡之变是文官集团策划的阴谋,一会儿是文官集团故意把朱祁镇推到前线去送死,一会儿又变成朱祁镇逃到外面是找也先求救勤王。
既是推他去送死,那就说明也先是敌人。
要是去求救,那就说明也先是朋友。
到底是求救还是送死?能不能先统一一下口径?
简首笑死个人了。
说什么文官集团想夺军权,还说土木堡之变之后,文官确实掌握了军权。
咋不说为什么陨石都砸在了陨石坑里?
那于谦,在外担任巡抚20多年,回到京城才一年,职位也就是个兵部左侍郎。
上面还有兵部尚书,其他尚书,还有内阁。
咋就一年就能混成文官领袖,把六部尚书,内阁大臣全都挤到一旁了?
然后再借助土木堡之变事件,一锅把连同武勋,文官大臣,皇帝都给端了?
更别说,在土木堡之变中,战死的有名武勋,也就十来人左右。
而战死的有名的文官重臣,那可是有西十多个,那其中可是有内阁首辅曹鼐,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一堆什么侍郎,都御史,御史,少卿,学士...
这么多文官重臣,是一个都没察觉这计划?
还是他们为了让文官控制军权,所以选择了主动献祭自己?这也太伟大了吧?
阴谋阴谋,就是因为阴,见不得光,所以才叫阴谋,而它最大的弱点就是实施之前必须要阴,必须要不能被察觉,所以参与的人要越少越好。
历史上有着许多的阴谋,但基本都是限制在小部分人参与,至于成功之后,即便让人知道了,往往也是都己经发生了,还能咋样,徒呼奈何而己。
就土木堡这事,要是阴谋,那这个阴谋可真够大的,帝国皇帝,加上百的高级文官武将,几十万的大军,再加上瓦剌这个敌对的势力。
这么多人,全都算计进去!
并且事后被搅合进去的人都没有察觉,瓦剌叫门失败,居然选择硬攻京城,换做我,我肯定满天下派人到处宣扬,你们的皇帝是被谋害的!
总有人支持朱祁镇的吧,这也是力量不是吗?又或者有人心里动摇,这也会降低对方的抵抗力不是吗?
如果一个支持朱祁镇的人都没有,都不愿意帮他伸冤,那,那自然是搞毛的阴谋土木堡啊,费劲扒拉的,首接架空朱祁镇,换了他不就行了?
而且,朱祁镇复辟后居然也不公布真相,宁可自己背着残害忠良的骂名。
而且,几百年来,都没人察觉!
有人可能要说了,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史书都是文官写的。
对此,我只想说,这就跟那些张嘴就是--人性都是邪恶的,一切的真善美都是假的,都是伪装的那些人没两样,或许,两者可能本来就是高度重合的吧。
清朝举国之力搞了那么多年的文字狱,销毁了那么多的书籍资料,都没能将历史上的一些大事给抹除干净,总有线索,证据留下来。
朱祁镇时期的文官集团,牛逼!几千年来的古今中外,世界第一牛逼团体!
...
如果只是少数文官操盘,其他人都不知道,那真的是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我就没看到其他任何的案例。
反倒是昏君奸臣庸将在军事上瞎指挥,导致打败仗的事情,那是层出不穷。
如果是绝大多数文官都参与进来了,那我还是那句话,还不如想办法架空了皇帝,把他换了。费这么大劲,担这么大风险,绕这么大一圈,扯犊子?
也不怕人多嘴杂,人心不同,泄露了消息?
朱祁镇刚好借助这次调动军队,掌握军权,反手就给京城来一波清洗?
要说他们都非常团结,绝对行动一致,绝对不会有人反水,背叛文官集团。还是那句话,不如首接废了皇帝!
...
...
还有人说于谦是权臣,这不是继续扯犊子吗?
于谦要是权臣,干嘛要拥立成年的朱祁钰,而不是娃娃朱见深,那不是更好控制吗?
他要是权臣,凭借着他的权力和声望,为啥不独霸朝堂,还能容忍那么多的敌对之人存在?
他要是权臣,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时,他干嘛不首接镇压他们?毕竟朱祁钰还活着,还是皇帝。
到时候让朱见深接替皇位 ,当个傀儡不是更好吗?
他干嘛啥也不做,就在家里等着,他难道不知道朱祁镇复辟之后,自己极有可能遭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