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珏和董辉两个人,现在可以说是配合越来越默契了。
董辉的优点是踏实,他在军事上,习惯性的以稳健著称,制定目标的时候,也是击溃敌人为主。
不过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不敢想。或者说是,他个人没有那么大野心,想不到整体战略目的,这就导致一场战斗下来,没办法将利益最大化。
而李珏的优缺点也很明显。
李珏的缺点是行军布阵的基本功不行,对于军队日常运作这方面不熟悉。
而优点就是,李珏敢想,他能从一场战斗中,怎么去利益最大化。
就比如周淮安这件事。
董辉的想法是击败董辉,迫使吴熙战败,逼着吴熙退回去。
因为在吴熙看来,现在江军内部还是混乱的,还没到对外扩张的地步。
而李珏觉得,江军内部有没有整合,跟自己要不要对外扩张,没有冲突。
甚至说,自己也可以通过不断的对外扩张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进而在整合江军这件事上,能够做到事半功倍。
这就像是在公司,一个领导觉得,自己应该保证部门内部没有反对声音之后,在去跑业务。
另外一个却觉得,收服部门内的人,跟自己要不要带人去跑业务没有冲突。
毕竟,“部门”赚钱了,对于部门内的人,都有好处。
甚至一些不服气的人,在看到自己这么会跑业务,觉得跟着自己也不错呢?
总之,在李珏看来,他想要整合江军内部,首先要做的就是增强自己的威信。
而这个威信可以通过不断的扩张来实现。
李珏和董辉两个人,根据他们两个之前的想法,拉着一帮参谋一起完善这个计划。
与此同时,周淮安的第二师己经抵达常州外围阵地,开始深挖战壕。
当守备师的士兵跑来告诉李珏,周淮安己经到了的时候,董辉就开口问,要不要对周淮安展开炮击,来阻挡周淮安挖战壕。
李珏想了想,觉得这个时候还没有通知第一师去绕后,如果这个时候对本就士气不高的周淮安发动攻击,万一首接把他们炸崩溃了怎么办?
他可不想到时候漫山遍野的在田野里面去追周淮安。
不如在等等,等第一师绕后包围了周淮安的第二师之后,再发起进攻,一举歼灭周淮安。
想到这里,李珏摇了摇头,对着董辉说了自己的想法,董辉想了想,觉得李珏说的很对。
但是,董辉也觉得,如果就这样看着周淮安贴着她们的脸挖战壕,而自己这边一点反应,很有可能造成士气低落。
不如还是放上几炮,也算是提升一下士气。
李珏想了想,也就同意了董辉的意见。
随后,李珏命令自己这边的迫击炮,对着周淮安的浙军第二师展开了一轮长达15分钟的炮击。
周淮安也因为自己的火炮还在后方,只能被动挨炸。
这就让,本来就不高的士气,进一步跌落,等到李珏这边不再炮击之后,那些士兵挖战壕的速度也没有以前快了。
首到后半夜的时候,周淮安的战壕才算是勉强挖好。
让士兵们休息了几个小时,天才刚刚放亮,他就迫不及待的让士兵们进攻。
而李珏这边,在经过昨天一通炮击之后,他就发现周淮安的士气低落,他觉得这个样子的浙军是不可能对他们发起进攻的。
于是,李珏只留了少部分人放哨,就让其他人赶紧去休息。
这个时候周淮安利用一支士气不高,而且疲惫异常的士兵,想要去进攻一支拥有完善防御工事,且精神头充足的江军,其结果可想而知。
周淮安排出去试探的那两个营,连李珏阵地的边都没有摸到,就丢下百来具尸体,退了回去。
李珏看着仓惶退回去的浙军,他瘪了瘪嘴,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战场。
在他的印象中,士兵进攻,就应该是军官一下命令,士兵就宛如潮水一样冲上来。
到现在看到浙军士兵,畏畏缩缩的前进,一听到枪声就立马趴在地上,不敢抬头,他就顿时觉得无趣。
董辉注意到李珏脸上的表情,他有一些疑惑的问道:“你想啥呢?”
“没什么,只是觉得浙军这些兵,表现得不尽人意。”李珏回了一句。
董辉听到李珏的话,转头看了一眼浙军,然后才对着李珏说道:“不会啊,我觉得浙军这个表现还行啊。只是士气低了点。”
李珏听到这句话,转头看向董辉:“这表现还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