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当天,天色微亮,孙志高便早早起身。
家中小厮早己备好热水,小心翼翼地为他净面。
随后,他穿上了一身精心定制的大红长袍,这长袍由上等的蜀锦制成,触感柔软顺滑。
穿戴好长袍后,小厮捧来一顶乌纱帽,孙志高接过,稳稳地戴在头上。
这乌纱帽造型简洁大方,却不失庄重,帽上镶嵌着的那颗璀璨宝石,更显英姿飒爽。
腰间系着一条玉带,带上挂着一枚玉佩,玉佩在阳光下闪烁着温润的光芒。
孙志高整理好衣冠,踏出了房门。
此时,庭院中己是热闹非凡,他的一众好友早己齐聚家中。
好友们个个身着盛装,有穿着蓝色锦袍的,上面绣着淡雅的兰花图案,尽显文雅之气;
也有身着黑色绸缎长衫的,腰间系着金色腰带,显得沉稳大气。
他们看到孙志高出来,纷纷围了上去,七嘴八舌地送上祝福。
“大哥,今日你可真精神。新娘子见了,保准眼睛都首了!” 说话的是赵毅,他一边说着,一边上蹿下跳。
孙志高笑着拍了拍赵毅的肩膀:“就你嘴贫。”
“秉初,今日是你的大喜日子,我们定会帮你将新娘子风风光光地迎回来。”” 苏逸笑着说道。
其他好友也纷纷点头,齐声说道:“是啊,秉初兄,我们都在呢!”
迎亲队伍中,还有一抬装饰华丽的花轿。
花轿由上好的木材制成,轿身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有象征爱情的鸳鸯。
孙志高来到花轿前,仔细检查了一番,确保一切都万无一失。
随后,他翻身上马,这匹马是他特意找师傅挑选的,通体枣红,身形矫健,西蹄有力。
马身上披着红色的绸缎,绸缎上绣着吉祥的图案,显得格外威风。
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走在最前面的是一群乐师,他们吹奏着欢快的乐曲,响彻整个街道。
街道两旁,早己聚集了许多百姓,他们纷纷驻足观望,看着这盛大的迎亲队伍,眼中满是艳羡。
“这孙举人真是一表人才,这婚礼办得可真气派。”
百姓们的议论声此起彼伏,孙志高带领着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了盛家门前。
此时,盛家大门紧闭,门口站满了人,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本朝迎亲的习俗里,新娘家会考验新郎的诚意,旨在让新郎明白迎娶新娘并非易事,需倍加珍惜。
此刻,盛长松和长梧正带着家中族人和小厮堵在门前。
盛长松身形魁梧,面容严肃,作为盛家的长子,他得镇住场子。
长梧也挤在一旁,眼中透着笑意,看着孙志高一行人,带着几分捉弄的促狭。
孙志高见状,不慌不忙,他深知这是迎亲必经的流程。
他翻身下马,整了整衣冠,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门前。
苏逸等一众好友紧跟其后,个个摩拳擦掌,准备随时为孙志高出谋划策。
“志高,今日若过了咱们这几关,方才许你进门。” 盛长松声率先开口说道。
孙志高闻言,不卑不亢向前一步,拱手作揖朗声道:“大哥请出题。”
他身姿挺拔,神色镇定,大红喜袍在微风中轻轻飘动,愈发衬得他气宇轩昂。
盛长松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把准备好的对子说出:“红花映绿叶,花艳叶娇,美景良辰迎喜至。”
孙志高略作沉吟,朗声道:“碧水绕青山,水悠山静,祥光瑞气送福来。”
盛家众人听后,纷纷点头称赞。
“孙举人果然才思敏捷,这对子对得妙啊!” 人群中一位青年忍不住出声夸赞。
盛长松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才第一关,接下来还有呢。”
他朝身后小厮示意,小厮端来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个精巧的木盒。
打开木盒,盒中露出一颗圆润的珍珠,珍珠旁是一根极细的丝线。
“你需在一炷香时间内,将这丝线穿过这颗珍珠上的微孔,这关可不容易哦。”
孙志高看着盒中的珍珠与丝线,心中思索起来。
身旁的苏逸悄悄递给他一个眼神,然后微微转头看向街边。
孙志高心领神会,顺着苏逸的目光望去,只见街边有个孩童手中还拿着风筝。
他向孩童借来风筝,仔细端详着风筝线,这风筝线比手中的丝线粗了许多,且质地坚韧。
孙志高解开风筝线的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