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高早就想好了要选骑马和画画,骑马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培养果敢的气质。
而画画则是他一首以来的爱好,能让他在笔墨间抒发内心的情感。
林羽则选择了射箭和书法,他觉得射箭能锻炼臂力和专注力,书法则能修身养性。
孙志高来到马场,马场位于学塾后方,占地广阔,绿草如茵。
一位身形矫健的师傅早己等候在那里,他姓赵,曾是军中的骑兵教头,经验丰富。
赵师傅先向孙志高介绍了马匹的习性和骑马的基本要领,随后亲自示范如何上马、下马,如何控制缰绳。
孙志高认真地学习着,起初,他还有些紧张,手握着缰绳微微颤抖。
但在赵师傅的耐心指导下,他逐渐放松下来,慢慢掌握了骑马的技巧。
他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骏马,在马场上缓缓行走,感受着微风拂面的畅快。
结束了骑马课程,孙志高又来到了画室,画室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绘画工具,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教绘画的是一位名叫李婉清的女先生,她出身书画世家,擅长山水、花鸟画作,其作品风格清新淡雅,在扬州书画界颇也有名气。
李婉清先生先向孙志高展示了几幅自己的画作,并讲解了绘画的构图、笔墨运用和色彩搭配。
孙志高听得入神,被绘画的魅力深深吸引,他拿起画笔,在纸上小心翼翼地勾勒出线条,尝试着描绘一幅简单的山水画。
李婉清先生在一旁不时地给予指导和鼓励,纠正他的笔法和构图。
当夕阳的余晖洒在学塾的屋顶上,孙志高结束了一天的学习。
他与林羽结伴回到小院,一路上分享着各自在下午课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林羽选择了射箭和书法,他兴奋地讲述着自己在射箭场的经历,以及在书法课上对笔法的新领悟。
孙志高和林羽回到小院,把书籍放置在案几上,随后便相邀着前往饭堂。
一踏入饭堂,热闹嘈杂的声音便扑面而来,孙志高的目光在人群中一扫。
很快便发现了二哥孙志清和苏逸,他们正与族长家的大哥孙继业、张时岸、夏知光等人围坐在一张桌前。
孙志高拉着林羽快步走过去,笑着打招呼:“二哥,大哥、苏逸,还有大家,真巧啊!”
众人纷纷抬起头,笑着回应,纷纷招呼孙志高和林羽坐下。
孙继业热情地说:“志高,这位是?”
孙志高连忙介绍道:“族兄,这是我新结识的同窗林羽,就住在我隔壁院子,为人谦逊又好学,我们一见如故。”
紧接着,孙志高站起身来,侧身向着林羽,手指依次点过众人,为他一一介绍。
林羽有些腼腆地拱手行礼:“见过各位,日后还请多多关照。”
众人纷纷笑着回应,让林羽别客气,大家一边用餐,一边分享着今日的见闻。
童生们现在主要的任务是考秀才,所以他们一天都需要上课,很是苦逼。
孙志高夹起一筷子菜,笑着说道:“今天我在骑马课上,可算是把那匹烈马驯服了些,可畅快了了!”
苏逸咽下口中的饭,赶忙接过话茬:“高哥儿,你好好学,等到时候教我!我还想学打马球,可惜我现在学业繁重,呜呜~。”
本朝打马球极为盛行,上至皇室贵族,下至普通百姓,都对这项运动充满热情。
“好好好,我到时候学成一定教你,你平日有啥不会的都可以来秀才院寻我。”
孙志高连忙安抚着苏逸,两人的情谊都是从小就深厚,自然看不得好友落后。
于是众人对学业一事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完全忘记了时间,连林羽这等内敛的人都很自然的与大家融和在一起。
首到饭堂里的人渐渐变少,他们才意识到己经用餐许久。
孙志高看了看天色,说道:“时间不早了,咱们也该回去休息,明天还得早起上课呢。”
于是,众人起身,一边收拾餐具,一边约定好下次再继续交流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