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知否:孙志高的奋斗人生 > 第55章 回乡

第55章 回乡

孙志高等人踏上归乡的客船,心情格外舒畅,比在县城那次还畅快。

客船抵达了县城后众人先去县衙办了童生文书,这可是身份证明。

有了这文书,童生们还可以前往县学免费就读,只需出些伙食费和住宿费即可。

到了清河镇,孙志高一行人还是没有丝毫耽搁。

径首前往私塾找到李夫子汇报此事成果,而几个叔父则在院内等待。

李夫子闻言道:“这次私塾一起中了五个童生,消息己经传开,大家都有所耳闻。虽说还不是秀才,但童生也足以让人惊讶了。这都是你们努力的结果,不过切不可骄傲自满,往后的路还长着呢。”

众人纷纷点头,随后李夫子照例让他们将府试题目默写下来。

这些题目对往后要应考的学子们定有帮助,留着也能在教导他们时更有方向。

也让他们知道科举的残酷,不然一个个都觉得自己可行了也闹着要去参加。

孙志高等人立刻行动起来,李伯拿来笔墨纸砚,几人围坐在书桌旁,开始仔细回想题目。

从私塾出来,孙志高和孙志清则和各位同窗分开各自回家,和大伯孙守仁怀着激动的心情往家走去。

一路上,遇到的乡亲们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热情地和他们打招呼,夸赞他们有出息。

终于到家了,家人都高兴不己,除了大婶和二婶还在镇上铺子里,其他人都在家。

只见那一行人快步走来,脸上满是关切之色,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哎呀呀,这孩子咋瘦成这样啦!”

说话间,他们己经来到近前,将目光牢牢地锁定在了面前的人身上。

老李氏更是满脸心疼,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其中志高的脸颊,嗔怪道:“守仁,你怎么连两个孩子都照顾不好呢?你们这些男人呐,总是这么不细致!”

她一边说着,一边摇头叹息,眼中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和不满。

站在一旁的大伯则显得有些无奈,他张了张嘴想要解释些什么,但最终还是默默地低下了头。

毕竟自家老母眼里己经没有自己这个好大儿了。

而就在这时,孙家的其他族人也陆陆续续地赶来了。

原来,他们早就得知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此次科举考试中。

李夫子的私塾竟然有五个人高中童生,而且其中两个人年纪尚小。

一个 13 岁(苏逸比孙志高大一岁),另一个更是将将 12 岁。

如此出色的成绩,自然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清河镇。

大家一听说孙家二人回来了,便迫不及待地前来道贺。

一时间,孙家小院变得更加热闹非凡,欢声笑语不断传来,大家都为孙家出了几个童生而感到骄傲。

族人簇拥着这两个孩子,对他们赞不绝口,眼中充满了羡慕和钦佩之情。

有人提议大摆酒席,好好庆祝一番,让全村人都沾沾喜气。

孙家族长孙有义也点头表示赞同,说道:“志高和志清这几个孩子为咱们孙家争了光,摆酒席是应该的,让大家都知道咱们孙家的厉害!”

然而,孙志高却站起身来,劝阻道:“阿翁,各位叔伯,我知道大家的好意,可我觉得现在摆酒席太过高调了。我们只是中了童生,还不是秀才。等我们考上秀才,再摆酒席庆祝也不迟。到时候,我们一定好好办一场,让大家都高兴。”

孙有义听了,沉思片刻,点头说道:“志高说得有道理,咱们不能太张扬。就等孩子们考上秀才,再好好庆祝。”

其他族人听了,也纷纷表示赞同。

热闹过后,喧嚣声逐渐消散,孙志高深知,他们不能沉浸在这短暂的喜悦中,必须马上投入到院试的备考中。

毕竟,与之前的府试相比,院试的难度可谓呈几何倍数增长。

更为关键的是,院试可不单单只有当届的童生能够参与,因院试并非像童生考试那般每年举行一次。

而是每隔整整三年才有这么一次机会,所以连着往年的所有童生也同样具备报考资格。

如此一来,可以想见届时会有多少莘莘学子汇聚一堂,共同争夺那为数不多的功名名额。

可想而知,考院试得有多少人参加,竞争之激烈,超乎想象。

且不说别的,单看咱们族长家中那位备受众族人期望的孙继业大哥便可略知一二了。

这位大哥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可谓是族里年轻一辈中的翘楚人物。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出类拔萃的哥儿,在前三年的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