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县试前夕,清晨薄雾还未完全散去。
李夫子便带着孙志高、孙志清、苏逸以及另外两名同窗,踏上了前往县城宥阳参加县试报名的路途。
此次出行,对于孙志高和苏逸而言,满是新奇与期待,除了二人是新手。
而孙志清和那两位同窗,都己有参加两三次县试了,却依旧怀揣着对科举的执着与热忱。
一路上,孙志高和苏逸如同刚出笼的鸟儿,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
他们时而望向路边随风摇曳的野花,时而惊叹于远处山峦的壮丽。
苏逸兴奋地对孙志高说:“高哥儿,你看这一路风景,与咱们平日里在私塾所见大不相同,真真是开阔眼界!”
孙志高连连点头,眼中满是笑意:“是啊,此番去县城,定能见到更多新奇事物。”
反观孙志清和另外两名同窗,他们神色沉稳,偶尔交谈几句,也是关于县试的经验之谈。
孙志清看着兴奋的苏逸和孙志高,笑着说:“高哥儿和逸贤弟,此行去往县城是热闹非凡不错,但可别忘了咱们此行的目的是报名县试。”
孙志高和苏逸连忙应道:“二哥放心,我们省得。”
行了许久,终于远远望见了宥阳县城的轮廓。
高大的城墙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雄伟,城门口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孙志高和苏逸不禁瞪大了眼睛,被眼前的景象震撼。
苏逸喃喃道:“这便是县城,如此繁华,真乃我前所未见。”
众人随着人流走进城门,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店铺林立,叫卖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片热闹的市井之声。
孙志高和苏逸一边走一边看,街边有卖各种精巧手工艺品的,有热气腾腾的小吃摊,还有说书先生在街边讲述着奇闻轶事。
他们恨不得多长几双眼睛,将这一切都收入眼底。
李夫子见二人如此模样,微笑着提醒:“志高、苏逸,莫要贪玩,咱们先去办理县试报名要紧。”
二人这才回过神来,略带不舍地跟上队伍,县试报名处设在县衙附近的一处宽敞院落。
门口张贴着醒目的告示,详细说明了报名要求。
孙志高和苏逸凑近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报名者须为本地户籍,身家清白,无不良记录,且需有名廪生作保。
廪生乃是通过院试获得生员资格,成绩优异者才能担任,他们在地方上有一定的地位和特权。
孙志高和苏逸对视一眼,心中不免有些紧张。
苏逸轻声说道:“高哥儿,这廪生作保,不知可容易寻得?”
孙志高皱着眉头,摇了摇头:“我也不知。”
一行人走进院落,只见里面己有不少学子和家长陪同在排队等候。
孙志高和苏逸站在队伍中,一边观察着周围的情况,一边听着旁人的交谈。
终于轮到他们报名,李夫子上前,向负责报名的衙役说明来意,并递上学子们的户籍证明等材料。
衙役接过材料,仔细查看后,问道:“你们的廪生保人呢?”
李夫子微笑着说:“官爷,这是我们私塾学子的廪生保人推荐信。”
说着,又递上几封书信,李夫子只是附生秀才并不能为学子作保。
原来,李夫子早有准备,提前请了本地的廪生为学子们作保。
衙役接过推荐信,一一查看,确认无误后,在一本厚厚的名册上登记下孙志高、苏逸等人的姓名、籍贯、年龄等信息,并让画师依次为其画像。
随后,他拿出几张印纸,在上面盖上县衙的大印,递给他们,说道:“这便是你们的县试准考证,拿好了,莫要遗失,考试当日需凭此入场。”
孙志高双手接过准考证,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这小小的纸张,承载着他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也意味着他正式踏上了科举之路。
苏逸也是满脸兴奋,紧紧握着准考证,仿佛握住了开启未来之门的钥匙。
报完名后,众人走出院落。
孙志高和苏逸依旧沉浸在兴奋之中,孙志高说:“逸哥儿,今日不仅见识了县城的繁华,还顺利报了名,真乃不虚此行。”
苏逸点头道:“是啊,接下来咱们可得好好准备,争取在县试中取得好成绩。”
孙志清走过来,拍了拍他们的肩膀:“报名只是第一步,往后的路还长。咱们一起努力,不负这一番心血。”
在返回的路上,孙志高和苏逸虽仍对县城的景象念念不忘,但心中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