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初二这天,民间素有“龙抬头”之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此时,温暖的春天己悄然降临人间,其气息如同一股轻柔的春风,无声无息地弥漫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之上。
就在这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里,孙守忠突然接到东家的通知,需要跟随船队运送一批粮食前往扬州府城。
得知此事后的孙守忠当天下午便急匆匆地赶回了家中,将这消息第一时间告诉给家人们,并着手准备一些随行的行囊。
这个消息对于孙家来说无疑是一件大事,因为扬州府城乃是远近闻名的繁华之地,那里水运昌盛,商业繁荣,各路商贾纷纷汇聚于此。
然而,平日里孙家众人只是从旁人的口中听闻过这座城市的富庶和热闹,却从未有机会亲身感受。
出发前一晚,一家人围坐在屋内,灯光昏黄,映照着每个人的脸庞。
孙守忠看着妻子周氏和儿子孙志高,脸上带着几分对远行的期待,却也藏着一丝对家人的不舍。
“这次去扬州府城,听说那边可热闹了,等我回来,给你们带些新奇玩意儿。”孙父对着几个眼睛亮晶晶的孩子们承诺道。
孙志高,拉着父亲的手说:“爹,你一定要早点回来。”
孙父笑着摸了摸他的头“爹这次出去后你乖乖听你阿娘的话,爹出去这趟还能攒不少银两,到时候过两年好送你去私塾呢”
“三叔,可以给我带个弹弓吗,我看见隔壁家的小虎有个特别厉害的弹弓,能打好远呢,我也想要一个。”安哥儿在一旁急忙补充道。
“好好好,三叔干完活就去集市上帮你搜罗看看,哈哈哈…”孙守忠笑着答应。
老李氏闻言敲了敲志安的头:“你三叔是去干活的,就知道玩弹弓。”
她神色关切地转头看向儿子孙守忠,眼中满是担忧与牵挂,语重心长地叮嘱着:“出门在外,自己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路上千万要小心,凡事多留个心眼儿。”
“我省的,娘。您就放心吧”孙守忠连忙点头保证。
“好了,娃娃们都先回屋睡觉。”老李氏挥了挥手,示意孩子们去休息。
待孩子们都回房后,一家之主孙有田面色凝重,缓缓开口说道:“开春正是闹水匪的时节,我前段时间还听张大哥提到前几年官府剿匪说是有跑了些,虽说溃逃的不成气候,但多谨慎是没错的。你此番随船运粮,一路不可掉以轻心。”
大伯孙守仁拍了拍孙守忠的肩膀,沉声道:“三弟,爹说得在理,一路上多加小心,要是遇到啥难处,别硬扛,保住性命要紧。”
孙守忠重重地点了点头“"这趟走淮南漕渠到扬州,包银也给得足,而且听说这次宥阳县有名的大户盛家商行也有船只同行,还雇了镇远镖局。有他们一起,再加上镖局的护卫,咱们这次的出行安全肯定也能多几分保障。”
周氏却不以为然:“这水路可不太平,虽说有镖局和盛家商行同行,可哪有你的命重要。”屋内的气氛有些凝重。
“好了,别说那晦气话,赶紧给守忠收拾些行囊”老李氏不爱听这种丧气话,挥挥手打发各房回去。
倘若此时此刻孙志高恰巧身处于此,那么当他听到熟悉的扬州宥阳县以及那必然存在的盛家时,内心定然会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熟悉感。
毕竟,他本人就叫做孙志高啊!再加上剧中所呈现出的情节——其父亲早逝,孙志高必定会劝说自己的父亲放弃此次扬州之行,以免遭遇不测。
只可惜啊,这世间之事往往都是如此,人们总是在事情发生之后才追悔莫及,感叹着要是能够早点知晓结局该有多好。
但现实却是残酷无情的。最终,却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