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天府的天桥一带,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宝儿骑在大黄背上,小脑袋转来转去,眼睛都不够用了。她今天穿了一身嫩黄色的襦裙,发梢系着同色丝带,衬得小脸越发粉嫩可爱。
"雄英哥哥,快看那个!"宝儿兴奋地指着不远处一个喷火的杂耍艺人,"他会吐火!"
朱雄英快步跟上,俊秀的小脸上满是宠溺:"妹妹慢点,别摔着。"作为太子嫡长子,他平日里举止稳重,唯独在妹妹面前才会露出这般少年心性。
太子朱标和太子妃常氏跟在后面,看着两个孩子的互动,眼中满是慈爱。
"宝儿这丫头,精力可真旺盛。"常氏轻笑道,"从早上出来到现在,一刻都没消停过。"
朱标摇头失笑:"随她去吧。在澄江府时,张先生就常说她像只小猴子,上蹿下跳的,这丫头可是大宗师,比我还强!"
正说着,宝儿己经拉着朱雄英挤到了喷火表演的最前排。那艺人见来了两个衣着华贵的小贵人,表演得更加卖力,一口气连喷三道火龙,惹得围观百姓连连喝彩。
"好厉害!"宝儿拍红了小手,转头对朱雄英说,"雄英哥哥,你说这是怎么做到的?"
朱雄英认真观察了一会儿:"应该是嘴里含着什么易燃的粉末,吹出来时用火折子点燃。"
宝儿眨巴着大眼睛:"哥哥懂得真多!"
朱雄英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太傅教的。"
大黄跟在两人身边,金色的毛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脖子上挂着"护国神犬"的金牌,威风凛凛。路人纷纷避让,既怕这条巨犬,又好奇地打量着它脖子上的御赐金牌。
"宝儿,要不要吃糖葫芦?"朱雄英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小摊。
宝儿眼睛一亮:"要!"
兄妹俩手拉手跑到糖葫芦摊前。摊主是个慈眉善目的老者,见两人衣着不凡,连忙躬身:"小少爷,小小姐,要几串?"
"两串!不,三串!"宝儿想了想,又改口,"西串吧!雄英哥哥一串,父王一串,母妃一串,宝儿一串!"
朱雄英忍俊不禁:"好,你说几串就几串。"说着从腰间荷包取出几枚铜钱递给摊主。
宝儿接过糖葫芦,先舔了一口,满足地眯起眼睛:"好甜!"她转身跑回朱标和常氏身边,"父王,母妃,吃糖葫芦!"
朱标弯腰接过,宠溺地揉了揉她的小脑袋:"谢谢宝儿。"
常氏用手帕擦了擦宝儿嘴角的糖渍:"慢点吃,别弄脏衣服。"
一家西口继续在天桥逛着,宝儿像只快乐的小蝴蝶,在每个摊位前都要停留一会儿。一会儿看捏面人,一会儿看皮影戏,一会儿又要尝试套圈游戏。
"父王,宝儿想要那个小泥人!"宝儿指着套圈摊位上的一对童子抱鲤的泥塑。
朱标笑着掏出几个铜钱:"好,父王给你赢来。"
因为这个不能用武功,朱标连套五次,都没能套中。宝儿撅起小嘴:"父王笨笨,看宝儿的!"
她接过竹圈,小脸绷紧,认真瞄准,然后手腕一抖,竹圈稳稳地套中了那对泥人!
"哇!宝儿好厉害!"朱雄英由衷赞叹。
摊主也竖起大拇指:"小小姐手法真准!"他取下泥人递给宝儿,"这'年年有余'送给小小姐,祝您岁岁平安。"
宝儿开心地接过,将其中一个递给朱雄英:"雄英哥哥,这个给你!我们一人一个!"
朱雄英珍而重之地接过:"谢谢宝儿,哥哥一定好好收藏。"
就在这时,大黄突然竖起耳朵,转向人群某个方向,"汪"地叫了一声。
"怎么了,大黄?"宝儿顺着它的视线望去,突然眼睛一亮,"师父!小姨!"
人群那头,段誉和朱镜静正携手而行。听到宝儿的喊声,两人同时转头,脸上顿时绽放出惊喜的笑容。
"宝儿!"朱镜静快步上前,蹲下身张开双臂。
宝儿像颗小炮弹一样冲进她怀里:"小姨!宝儿想死你啦!"
段誉也走过来,摸了摸宝儿的小脑袋:"宝儿长高了。"
宝儿转身又扑向段誉:"师父!"她仰起小脸,得意地说,"宝儿这些天可认真了,每天都有练功!"
段誉笑着点头:"师父看到了,宝儿的'五气归元诀'又有进步。"
朱标和常氏带着朱雄英走过来,双方互相见礼。朱镜静向兄嫂行礼:"见过太子哥哥,太子妃嫂嫂。"
朱标扶起妹妹:"静儿一路辛苦了。段兄,别来无恙?"
段誉拱手还礼: